为夯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基础工作,更新维护行政区划数据库,省统计局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工作安排、狠抓督促落实、圆满完成了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工作。
一是强化工作安排,明确重点任务。及时印发《关于报送2020年度全省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的通知》。要求各级统计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城乡划分各环节、各节点工作;积极同当地政府及民政部门沟通协调,认真核对“两码”变更信息,收集区划变动资料,做到“三核实”核实所属区域、核实驻地连接情况、核实农业用地情况,全面准确掌握变动区划情况,及时处理对绘制普查区和普查小区有影响的区划调整,确保此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二是超前谋划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为帮助基层正确判别需要变更的城乡属性,编制正确城乡属性代码,省局在开展工作之前,多次深入基层,指导部分县级单位开展城乡划分工作。协助西宁市统计局召开“西宁市统计用区划和城乡划分工作推进会”,联合西宁市局对城北区、大通县需要变更城乡属性的地区进行实地查看,掌握了解辖区的行政区划情况,梳理城乡属性变动地域。
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做好数据对接。积极与民政部门联系了解全省及各地变动调整情况,及时掌握全省行政区划变更资料和全省行政区划数据,并与统计用区划代码历史数据进行比对,核查各个县(市、区、行委)每个乡镇逐个村级单位的数量、名称,将比对的数据资料转发各地,要求各地认真核查2019年统计用区划数据库,积极与当地民政部门沟通核实,全面收集城乡划分工作的相关信息资料,认真核查差异原因,关注因发文不规范、属性连接判断失误等原因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确保统计用区划代码数据与民政部门的资料数据基本衔接一致。
四是开展知识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为更好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省局利用QQ群课堂开展“两码”培训工作,认真讲解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的基本知识、编制规则、实例分析,用在线培训平台,答疑解惑,讲解如何查看历史数据、数据变更的操作步骤、村属性判定流程,以及用城乡划分影像图系统和谷歌地图查看驻地连接情况、测量空隙距离的方法,为高质量完成2020年我省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的维护、更新及上报工作夯实了基础。
五是突出实地查看,提高数据质量。采取影像图抽查、省市联合抽查等方法,依据质量抽查方案对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黄南州等共9个区县开展了数据质量核查,实地察看了12个乡(镇)和78个村级单位驻地连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各区县城乡划分数据质量,在实地抽查的同时邀请乡镇人员召开座谈交流会,了解乡镇和村(居)委会的名称、数量,落实乡(村)驻地地域;走访当地民政部门,核查行政区划与统计用区划历史数据,协商解决当地行政区划与统计用区划名称、数量不一致问题,对区划变更、城乡属性变动、乡级单位和村级单位命名规范等进行认真核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全省城乡划分工作。
截止目前,按照城乡划分数据质量控制要求,我省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待国家数据发布后,及时向各专业、各地区公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