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顺利实施
来源:海东市统计局 日期:2016-10-21 17:25:00
10月18日,海东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试点登记工作在平安区平安镇沈家村开展。
为了确保本次试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市农普办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具体做法有:
一、明确试点目的。此次试点工作主要是为正式普查奠定基础,达到熟悉工作流程、发现问题、培养骨干、锻炼队伍、积累经验的目的,提前把困难与问题解决在正式普查前,因此规定参训人员全部是(区)县、乡普查骨干与普查指导员,要让这些真正在普查一线的工作人员成为合格的“老师”与“指导员”。
二、精心选择试点位置。为了达到预期的试点效果,对普查点的选择经过了反复筛选。由于平安区平安镇沈家村毗邻县城,规模适度,农家乐经营、外出打工、土地流转等经营活动非常活跃,其农业生产特征、农业从业人员和农民生活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最终确定该村为普查试点村。
三、认真组织、合理分工。为了保证试点工作的成功实施,也为了达到锻炼培训骨干的目的,对普查人员进行了合理搭配。具体做法是把市两区四县分为六个普查小组,由县(区)普查办主任任组长,按照预先画好的普查小区图分片包干,逐一登记,做到每个参训人员都参与进来。同时市级农普人员,每人负责一个(区)县的综合工作,做到出去有领队、问题有记录、困难有解答、纪律有人管、进度有监督。
四、集中交流、及时总结。每天对试点工作的进度、遇到的问题,首先由各组参训人员进行集中交流,汇总意见、问题、建议。再由市农普办召集各(区)县农普办主任和市农普办各组负责人召开会议总结,对当天遇到的困难、提出的意见建议及问题进行逐一讨论和答疑。
总之,整个试点过程中,既有基础理论讲解,又有普查业务流程指导,还有普查现场填报,答疑解难。从理论到实践,相互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我们即将开展的普查实战起到了很强的指导性,发挥了较强的实效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