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综合试点突出五个“重视”
来源:普查中心 日期:2016-06-15 09:46:00
综合试点是大型普查最为关键的基础技术环节,成功的综合试点将为正式普查起到事半功倍的借鉴作用。省农普办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协调省市县三级农普办齐抓共管,调动试点乡、村积极配合,各级普查办公室人员紧密协作,顺利完成互助县台子乡及贵南县塔秀乡分别进行的综合试点,并认真评估总结,积累经验,寻找差距,综合试点取得实效。在组织实施中,五个环节上各有突出,保证了环环相扣,高质量推进。
一是组织领导重协调。两个试点市州、县分别向市(州)、县政府专题汇报,获得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省农普办集中研讨,深入调研,明确分工,加强协调。成立综合协调、业务指导、后勤保障、宣传联络四个小组各司其职,确保综合试点协调顺畅,部署落实到位。
二是计划安排重统筹。在选取试点区域、确定工作进度、准备试点物资、制定宣传计划、选调两员、小区划分及地图绘制、编制户主姓名底册等基础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立足我省实际,综合试点现场登记分农区和牧区进行,现场登记期间重视统筹协调,加强衔接,确保安全,克服了登记战线长、参与人员多、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困难,安全高效地完成了现场登记任务。
三是宣传动员重先行。利用街头村头摆放宣传展板、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汉藏双语的“致农牧民朋友的一封信”、媒体报道、微信随手拍等多种形式,把宣传工作贯彻到试点全过程,确保了实时高效。动员培训首日,组织省市县三级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扩大普查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是业务培训重实效。扩大培训范围,覆盖了省市县及试点乡农普办业务骨干、试点村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引导员。保证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无遗漏,现场提问解答,讨论互动结合,提高培训成效。收集试点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及时归纳整理,业务骨干全程跟踪解答。
五是入户登记重质量。坚持将登记内容向被调查人当面宣读,并与摸底表当面核对,防止重复和遗漏;发现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项目,认真核实,重新进行登记;对有疑问或把握不准的项目或指标,及时记录,汇总解决;聘用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引导员等做法,有效保证了数据采集质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