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就搞准人口普查出生和死亡组织人员开展调研
来源: 日期:2010-01-05 11:39:00
如何高质量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是我们当前所必须要思考和研究的重大问题。其中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数据的真实与否,又是历次普查的重点和难点指标,更是衡量普查取得成功的决定性指标。对此,根据省人普办的统一安排,海南州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就搞准人口出生和死亡进行了研究。认为,查实这两项数据虽然牵涉到各个方面。
一、积极开展人口普查宣传活动,赢得群众的支持
人口普查涉及到千家万户,群众性很强,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宣传工作能否到位,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人口普查的认识问题和配合程度。各级普查机构成立以后,要把人口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充分运用各种媒介,多形式、多渠道、有声有色地开展人口普查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人口普查,有效地推动了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通过电视、电台、报刊报道宣传《普查办法》、政策法规、人普知识等。二是要发动社会力量进行宣传。书写标语、组织黑板报、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召开各种宣传会议以及设立咨询宣传服务站或咨询电话。三是要运用资料、材料进行宣传。编写人口普查简报、编印各种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举办图片展览。各级党政领导亲自动员,集中一个时期,结合本地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将整个宣传工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并形成高潮,使人普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彻底消除普查对象的思想顾虑,使其及时准确申报人口普查数据,为人普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地基础。
二、严格要求,选调业务能力强的普查员
任何普查,其数据均来源于普查员向普查对象的数据采取与收集,普查员是第一手普查数据的收集者和加工者,普查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这第一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普查员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即普查人员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源头数据的质量并对普查结果产生重大影响。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人口普查工作任务,就要抽调一支懂业务、懂政策、熟悉人口普查工作以及在普查中足够使用的普查员队伍。要求各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应由各地人民政府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教师和大中专学生以及离退休人员中选调配备。各单位应积极主动抽调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
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应具备的条件:一是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有群众基础,作风正派,待人和气的人员。二是各单位按政府的规定,积极主动抽调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普查员,并保证普查员队伍的稳定。在普查结束前,不能随便将普查员调回。抽调人员试用期一个月,试用期内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由各地人口普查办退回原单位,原单位再重新选派人员到人口普查办工作。普查工作期间,普查员所在单位要保证普查员的各项福利待遇不变,根据上级普查机构的有关文件适当给予补贴,使普查员安心工作。
三、结合实际,紧紧依靠基层开展工作
按以往的调查的经验看,虽然做了非常好的宣传、选调了非常优秀的普查员,但是离开了基层村(居)委会干部,普查将成为事半功倍,所以要紧紧依靠基层干部来开展工作。基层干部熟悉本村情况,人口出生、死亡谁也瞒不了这些干部。只要得到他们的重视和支持,搞准出生和死亡人口不存在任何问题。普查员每到一调查小区,首先要了解本调查小区所在村(居)委会的干部情况,其次通过这些村(居)委会干部,对本调查小区的人口总量、出生、死亡等情况做一大致的了解,最后在进行登记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如条件允许可选用村(居)委会干部为普查指导员或普查员,只要能达到相当的理解能力和文化水平就可选调为普查员,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熟悉农牧户情况,语言相同,便于沟通与协调。
根据以往人口普查、调查工作的经验,我们认为除了做好户籍整顿、计划生育行政记录、摸底调查等关键外,应更加从以上三个方面,认真研究,超前谋划,知难而进,迎接挑战,才能在即将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掌握主动权,搞准、搞实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