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来源: 日期:2010-03-26 15:54:00
青海省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青 海 省 统 计 局
2010年3月16日
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省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不含二级法人单位,下同)276个,比2004年末增长26个,从业人员33499人,比2004年末减少295人(见表1)。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交通运输业占79.3%,仓储业占15.6%,邮政业占5.1%;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交通运输业占77.2%,仓储业占3.5%,邮政业占19.3%。
表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 |
2004年 | |
合 计 |
276 |
250 |
33499 |
33794 |
铁路运输业 |
2 |
1 |
14328 |
16669 |
道路运输业 |
144 |
118 |
5039 |
5302 |
城市公共交通业 |
26 |
31 |
4886 |
5789 |
水上运输业 |
2 |
2 |
15 |
35 |
航空运输业 |
4 |
2 |
646 |
598 |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
41 |
34 |
968 |
1133 |
仓储业 |
43 |
51 |
1164 |
1119 |
邮政业 |
14 |
11 |
6453 |
3149 |
备注:铁路运输业数据2004年为兰州铁路局西宁分局数据,2008年为青藏铁路公司数据(下同)。
(二)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
2008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53.06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1.1倍。其中: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占85.4%、7.8%和6.8%,比2004年分别增加1.1%、55.3%和20.2倍(见表2)。
表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
单位:万元
|
主营业务收入 |
营业利润 |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 |
2004年 | |
合 计 |
530647 |
247712 |
-334115 |
-16537 |
铁路运输业 |
368657 |
173633 |
-286422 |
-5997 |
道路运输业 |
45498 |
19762 |
1887 |
2485 |
城市公共交通业 |
21771 |
16724 |
-12529 |
-856 |
水上运输业 |
7 |
|
3 |
|
航空运输业 |
6532 |
2407 |
-2775 |
-1927 |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
10608 |
6727 |
847 |
-243 |
仓储业 |
41566 |
26759 |
-1446 |
|
邮政业 |
36008 |
1700 |
-33680 |
-9999 |
二、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不含二级法人单位,下同)2791个,从业人员46583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29.0%和14.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1313个,零售业1478个,分别占47.0%和53.0%。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22743人,零售业23840人,分别占48.8 %和51.2%(见表3)。
表3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
|
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比2004年±(%)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比 2004年±(%) | |
合 计 |
2791 |
2164 |
29.0 |
46583 |
40838 |
14.1 |
批发业 |
1313 |
917 |
43.2 |
22743 |
18502 |
22.9 |
零售业 |
1478 |
1247 |
18.5 |
23840 |
22336 |
6.7 |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其中:国有企业164个,占5.9%,集体企业112个,占4.0%,私营企业1832个,占65.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个,占0.1%,外商投资企业11个,占0.4%,其余类型企业669个,占24.0%。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占9.7%,集体企业占4.8%,私营企业占38.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1.9%,其余类型企业占45.4%(见表4)。
表4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
|
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2791 |
46583 |
一、内资企业 |
2777 |
45652 |
国有企业 |
164 |
4514 |
集体企业 |
112 |
2237 |
股份合作企业 |
45 |
1408 |
联营企业 |
8 |
39 |
有限责任公司 |
509 |
13504 |
股份有限公司 |
75 |
5874 |
私营企业 |
1832 |
17726 |
其他企业 |
32 |
350 |
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3 |
41 |
三、外商投资企业 |
11 |
890 |
(二)商品销售额
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商品销售额418.18亿元,比2004年增长1.8倍。其中:批发业334.32亿元,零售业83.86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2.0倍和1.0倍(见表5)。
表5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商品销售额 单位:亿元 | |||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比2004年±(%) |
合 计 |
418.18 |
151.89 |
175.3 |
批发业 |
334.32 |
110.67 |
202.1 |
零售业 |
83.86 |
41.22 |
103.4 |
(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219.19亿元,负债合计131.37亿元,所有者权益87.82亿元;资产负债率59.9%,其中:批发业59.4%;零售业63.3%(见表6)。
表6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单位:亿元 | ||||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 |
资产负债率(%) |
合 计 |
219.19 |
131.37 |
87.82 |
59.9 |
批发业 |
189.62 |
112.65 |
76.97 |
59.4 |
零售业 |
29.57 |
18.72 |
10.85 |
63.3 |
(四)主营业务收入
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416.03亿元,比2004年增长1.8倍。其中:批发业335.02亿元,零售业81.01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2.0倍和98.9%(见表7)。
表7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 单位:亿元 | |||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比2004年±(%) |
合 计 |
416.03 |
150.93 |
175.6 |
批发业 |
335.02 |
110.21 |
204.0 |
零售业 |
81.01 |
40.72 |
98.9 |
(五)个体经营户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批发和零售业个体经营户79216户,从业人员127998人。其中:批发业4781户,从业人员9665人;零售业74435户,从业人员118333人。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不含二级法人单位,下同)502个,从业人员19996人,比2004年分别增长14.4%和21.7%。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328个,餐饮业174个,分别占65.3%和34.7%。在住宿和餐饮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61.8%,餐饮业占38.2%(见表8)。
表8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
|
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比2004年±(%)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比2004年±(%) | |
合 计 |
502 |
439 |
14.4 |
19996 |
16432 |
21.7 |
住宿业 |
328 |
268 |
22.4 |
12363 |
9223 |
34.0 |
餐饮业 |
174 |
171 |
1.8 |
7633 |
7209 |
5.9 |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其中:国有企业51个,占10.2%,集体企业30个,占6.0%,私营企业324个,占64.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个,占0.6%,外商投资企业6个,占1.2%,其余类型企业88个,占17.5%。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其中:国有企业占16.3%,集体企业占7.6%,私营企业占46.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9%,外商投资企业占3.1%,其余类型企业占25.0%(见表9)。
表9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 ||
|
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502 |
19996 |
一、内资企业 |
493 |
19006 |
国有企业 |
51 |
3264 |
集体企业 |
30 |
1511 |
股份合作企业 |
10 |
655 |
联营企业 |
0 |
0 |
有限责任公司 |
61 |
3594 |
股份有限公司 |
10 |
566 |
私营企业 |
324 |
9214 |
其他企业 |
7 |
202 |
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3 |
378 |
三、外商投资企业 |
6 |
612 |
(二)营业额
2008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额10.78亿元,比2004年增长85.9%。其中:住宿业6.69亿元,餐饮业4.09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1.2倍和50.9 %(见表10)。
表10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额 单位:亿元 | |||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比2004年±(%) |
合 计 |
10.78 |
5.80 |
85.9 |
住宿业 |
6.69 |
3.09 |
116.5 |
餐饮业 |
4.09 |
2.71 |
50.9 |
(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27.54亿元,负债合计14.86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2.68亿元;资产负债率54.0%,其中:住宿业53.8%;餐饮业54.8%(见表11)。
表11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单位:亿元 | ||||
|
资产合计 |
负债合计 |
所有者权益 |
资产负债率(%) |
合 计 |
27.54 |
14.86 |
12.68 |
54.0 |
住宿业 |
23.54 |
12.67 |
10.87 |
53.8 |
餐饮业 |
4.00 |
2.19 |
1.81 |
54.8 |
(四)主营业务收入
2008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0.64亿元,比2004年增长86.0%。其中:住宿业6.58亿元,餐饮业4.06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1.2倍和48.7%(见表12)。
表12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 单位:亿元 | |||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比2004年±(%) |
合 计 |
10.64 |
5.72 |
86.0 |
住宿业 |
6.58 |
2.99 |
120.1 |
餐饮业 |
4.06 |
2.73 |
48.7 |
(五)个体经营户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住宿和餐饮业个体经营户15852户,比2004年末增加114户;从业人员55125人,比2004年末增加7842人。
四、房地产业
(一)单位数
2008年末,全省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不含二级法人单位,下同)713个。其中:房地产开发业370个,物业管理企业220个,中介服务业67个,其他房地产56个。
(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6421人。其中:房地产开发业7538人,物业管理企业6950人,中介服务业1076人,其他房地产857人
(三)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中介服务业完成情况
2008年,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51.19亿元;商品房建设施工面积698.21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225.3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47.8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1.2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6.37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33.67亿元。
2008年,物业管理企业在管房屋建筑面积1101.91万平方米。中介服务业房屋代理销售成交合同面积2.8万平方米,房屋代理销售成交合同0.85亿元。
五、其他第三产业[注]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共有从事其他第三产业[i]的法人单位数16176个,比2004年末增加1713个。从业人员349688人,比2004年末增加42622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928个,从业人员57992人,行政事业及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14248个,从业人员291696人(见表13、表14)。
表13 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 单位:个
行业分类 |
企业 |
行政事业及其他 |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 |
2004年 | |
合 计 |
1928 |
1527 |
14248 |
12936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321 |
219 |
37 |
46 |
金融业 |
144 |
365 |
31 |
2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84 |
482 |
140 |
120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302 |
197 |
546 |
40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2 |
22 |
250 |
193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85 |
142 |
30 |
39 |
教育 |
43 |
23 |
1142 |
916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35 |
21 |
723 |
66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82 |
56 |
291 |
274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
- |
11058 |
10252 |
表14 其他第三产业企业从业人员 单位:人
行业分类 |
企业 |
行政事业及其他 |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 |
2004年 | |
合 计 |
57992 |
52935 |
291696 |
254131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0923 |
11689 |
287 |
288 |
金融业 |
13191 |
13013 |
1537 |
97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6861 |
16711 |
1750 |
1876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7670 |
6116 |
14369 |
13894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061 |
265 |
7285 |
5395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3580 |
2853 |
292 |
672 |
教育 |
557 |
419 |
65663 |
49994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2656 |
608 |
25910 |
21884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493 |
1261 |
6608 |
5768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
- |
167995 |
153383 |
(二)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
2008年,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205.35亿元,营业利润19.39亿元,比2004年末分别增加136.64亿元和14.51亿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金融业占62.0%、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20.7%、租赁商务服务业占7.1%。营业利润中,金融业占65.0%、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29.6%(见表15)。
表15 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
单位:万元
行业分类 |
主营业务收入 |
营业利润 | ||
2008年 |
2004年 |
2008年 |
2004年 | |
合 计 |
2053492 |
687074 |
193866 |
48772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424220 |
10289 |
57414 |
1798 |
金融业 |
1274068 |
533455 |
125994 |
4726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45173 |
83367 |
-2188 |
-377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81766 |
33964 |
10495 |
-26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5535 |
1661 |
1894 |
-61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55300 |
10063 |
2943 |
85 |
教育 |
3501 |
3557 |
511 |
337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44700 |
4758 |
-2208 |
-7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9229 |
5960 |
-989 |
-174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
|
|
|
(三)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收入和支出
2008年末,其他第三产业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原价335.43亿元,全年收入合计 311.92亿元,全年支出合计 280.53亿元(见表16)。
表16 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收入和支出
单位:万元
行业分类 |
固定资产 原 价 |
本年收入 合 计 |
本年支出 合 计 |
合 计 |
3354331 |
3119175 |
2805273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578 |
1368 |
1404 |
金融业 |
16617 |
4140 |
461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5733 |
76491 |
73819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885936 |
159859 |
126019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25777 |
52383 |
45792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4514 |
1992 |
1892 |
教育 |
495979 |
425600 |
402861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286040 |
346501 |
319143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83625 |
99767 |
95176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438532 |
1951074 |
1734557 |
[注]其他第三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