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综合处 日期:2019-03-01 01:14:00
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
2019年2月28日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全年全省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有为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2865.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8.1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47.06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350.07亿元,增长6.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7.1%。人均生产总值47689元,比上年增长6.3%。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03.2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8.5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47%,比上年末提高1.40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4.31‰,比上年低0.1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25‰,比上年高0.0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06‰,比上年低0.19个千分点。全省人户分离的人口[[3]]为117.6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4]]100.97万人。年末全省户籍人口586.77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240.09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0.92%。
表1 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 ||
指标名称 | 人口数(万人) | 比重(%) |
常住人口 | 603.23 | 100 |
#城镇 | 328.57 | 54.47 |
乡村 | 274.66 | 45.53 |
#男性 | 309.46 | 51.30 |
女性 | 293.77 | 48.70 |
#0-14岁 | 119.20 | 19.76 |
15-64岁 | 435.53 | 72.20 |
65岁及以上 | 48.50 | 8.04 |
#少数民族人口 | 287.80 | 47.71 |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2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3.9万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5%。
表2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 |
指标名称 | 涨跌幅度(%) |
居民消费价格 | 2.5 |
食品烟酒 | 2.7 |
#食品 | 3.3 |
#粮食 | 1.5 |
菜 | 3.2 |
畜肉类 | 6.4 |
蛋类 | 12.5 |
干鲜瓜果类 | 0.9 |
茶及饮料 | 持平 |
烟酒 | 0.1 |
在外餐饮 | 2.2 |
衣着 | 1.4 |
居住 | 2.5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1 |
交通和通信 | 1.6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4.8 |
医疗保健 | 3.4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0.5 |
全年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3%。西宁市新建商品住宅房屋销售价格上涨8.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4.4%。
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8.58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2.87亿元,增长10.8%;上划中央收入175.71亿元,增长8.1%。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增值税92.18亿元,增长4.0%;企业所得税25.03亿元,增长7.7%;个人所得税11.17亿元,增长24.6%。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47.4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交通运输支出增长33.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3%,农林水支出增长10.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9.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8.6%,教育支出增长7.2%,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2%。
二、种植业和畜牧业
全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7.2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93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1.2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29千公顷,其中,小麦111.60千公顷,减少0.82千公顷;青稞48.68千公顷,减少1.09千公顷;玉米18.45千公顷,减少0.44千公顷;豆类12.76千公顷,减少0.48千公顷;薯类88.27千公顷,增加1.44千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91.9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25千公顷,其中,油料147.91千公顷,减少7.40千公顷;药材44.06千公顷,增加6.14千公顷。在药材中,枸杞35.53千公顷,增加2.00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3.9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85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03.06万吨,比上年增产0.51万吨。
表3 201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指标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103.06 | 0.5 |
#小麦 | 42.64 | 0.7 |
青稞 | 9.52 | -5.6 |
玉米 | 11.53 | -5.8 |
豆类 | 2.89 | 2.8 |
薯类 | 36.22 | 4.1 |
油料 | 28.47 | -6.0 |
药材 | 17.98 | 59.6 |
#枸杞 | 8.56 | 8.8 |
蔬菜及食用菌 | 150.26 | 1.5 |
水果 | 3.50 | -8.4 |
水产品 | 1.71 | 6.2 |
年末全省牛存栏514.33万头,比上年末下降5.9%;羊存栏1336.07万只,下降3.7%;生猪存栏78.18万头,下降5.4%;家禽存栏305.74万只,下降3.7%。全年全省牛出栏135.59万头,比上年增长2.6%;羊出栏748.10万只,增长3.0%;生猪出栏116.47万头,增长5.3%;家禽出栏494.06万只,下降5.1%。全年全省肉类总产量36.53万吨,增长3.5%。
表4 2018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指标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 | 36.53 | 3.5 |
#猪肉 | 9.15 | 5.5 |
牛肉 | 13.18 | 2.5 |
羊肉 | 13.12 | 3.5 |
禽肉 | 0.84 | -7.7 |
牛奶 | 32.57 | 0.4 |
禽蛋 | 2.33 | -5.3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818.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5]]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3%,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6.6%,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77.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7.0%。按三大门类分,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4%,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0.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6.6%。
规模以上工业33个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其中高耗能行业[[6]]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表5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 |
指标名称 | 比上年增长(%)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5.8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6.4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2.4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7.7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5.8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4.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29.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9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23.0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2.9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112.6 |
食品制造业 | 21.7 |
医药制造业 | 23.0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0.3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27.8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16.5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8.2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81.3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54.3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234.9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5.2 |
金属制品业 | 14.4 |
纺织业 | -25.0 |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22.2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4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19.7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90.4 |
从工业新兴优势产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中新能源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3%,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8.6%,有色金属产业增加值增长7.7%,生物产业增加值增长24.5%,装备制造业[[7]]增加值增长21.2%。高技术制造业[[8]]增加值增长35.5%。
表6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增长(%) |
原盐 | 万吨 | 262.82 | 43.7 |
乳制品 | 万吨 | 8.58 | -13.8 |
饮料酒 | 万千升 | 3.62 | -14.8 |
纯碱(碳酸钠) | 万吨 | 432.02 | 5.3 |
钾肥(实物量) | 万吨 | 713.30 | -5.6 |
单晶硅 | 吨 | 3471.62 | -23.5 |
多晶硅 | 吨 | 16501.97 | -2.2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707.90 | 11.9 |
平板玻璃 | 万重量箱 | 343.47 | 12.8 |
钢材 | 万吨 | 146.63 | 13.8 |
铁合金 | 万吨 | 150.63 | 1.9 |
#硅铁 | 万吨 | 102.90 | 10.6 |
铝材 | 万吨 | 108.67 | 4.9 |
原铝(电解铝) | 万吨 | 228.78 | 4.3 |
铝合金 | 万吨 | 59.53 | 25.6 |
碳酸锂 | 万吨 | 1.81 | 5.3 |
光纤 | 万千米 | 417.33 | 22.0 |
太阳能电池 | 万千瓦 | 47.03 | 56.6 |
锂离子电池 | 万只(自然只) | 562 | 444.5 |
光电子器件 | 万只(片、套) | 39 | -44.0 |
原煤 | 万吨 | 773.38 | 3.8 |
原油 | 万吨 | 223.30 | -2.1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64.05 | 0.1 |
原油加工量 | 万吨 | 140.01 | -6.8 |
焦炭 | 万吨 | 172.47 | 13.9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717.37 | 29.3 |
#水力 | 亿千瓦时 | 478.20 | 63.2 |
火力 | 亿千瓦时 | 123.10 | -23.6 |
太阳能 | 亿千瓦时 | 94.74 | 6.2 |
风力 | 亿千瓦时 | 21.34 | 84.4 |
全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428.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年末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38个,比上年末增加32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9]]比上年增长7.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3%。工业投资增长19.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7.6%。民间投资[[10]]增长4.6%。基础设施投资[[11]]增长12.4%。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58.8%,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96.9%,信息传输服务业投资增长11.7%。
表7 2018年分行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比上年增长(%) |
农林牧渔业 | 12.5 |
采矿业 | 36.5 |
制造业 | 7.6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27.6 |
建筑业 | -45.1 |
批发和零售业 | 23.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0.2 |
住宿和餐饮业 | 9.6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0.3 |
金融业 | 471.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04.6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8.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60.4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58.2 |
教育 | 56.6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9.9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69.7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49.8 |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战略性新兴产业[[12]]投资比上年增长9.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7%。新能源产业投资增长32.9%,新材料产业投资增长22.2%,盐湖化工产业投资增长8.8%,生物产业投资增长7.2%。
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3.9%。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增长1.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26.6%。
表8 2018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增速
指标名称 | 比上年增长(%) |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 -13.9 |
#住宅 | 1.0 |
房屋施工面积 | -13.2 |
#住宅 | -8.8 |
竣工房屋面积 | -27.4 |
#住宅 | -18.3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9.3 |
#住宅 | -5.6 |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5.56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单位)[[13]]零售额339.35亿元,增长0.3%;限额以下单位(个体户)零售额496.21亿元,增长11.6%。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69.26亿元,增长6.7%(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414.81亿元,增长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6.31亿元,增长6.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776.41亿元,增长6.7%;餐饮收入额59.16亿元,增长7.0%。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0.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0.1%,金银珠宝类增长8.0%,化妆品类增长2.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0.6%,烟酒类下降37.0%,中西药品类下降7.5%,汽车类下降6.6%,日用品类下降3.6%。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46.0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出口额31.11亿元,增长8.1%;进口额14.89亿元,下降5.0%。
表9 2018年主要商品进出口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出口 | 31.11 | 8.1 |
#铁合金 | 10.29 | 38.6 |
焦炭、半焦炭 | 7.81 | 165.7 |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 4.18 | -23.4 |
文化产品 | 2.79 | -3.6 |
铝材 | 1.98 | -41.1 |
农产品 | 1.29 | -45.1 |
机电产品 | 1.11 | 2.2 |
服装及衣着附件 | 1.08 | -58.1 |
进口 | 14.89 | -5.0 |
#铜矿砂及其精矿 | 7.20 | - |
机电产品 | 4.87 | -32.0 |
表10 2018年对主要国家(地区)进出口额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出口 | 31.11 | 8.1 |
#南非 | 7.40 | 165.2 |
巴基斯坦 | 3.17 | -4.7 |
中国台湾 | 2.84 | 50.7 |
美国 | 2.50 | -45.3 |
日本 | 2.50 | -13.9 |
韩国 | 1.75 | 69.4 |
进口 | 14.89 | -5.0 |
#澳大利亚 | 3.20 | 39.8 |
美国 | 2.38 | 221.1 |
蒙古 | 1.92 | - |
德国 | 1.48 | 293.7 |
日本 | 1.33 | -75.7 |
印度 | 0.78 | -68.8 |
全年全省新批外资项目10个,比上年减少4个。合同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17亿元,下降71.3%;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0.31亿元,下降75.0%。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28.15亿元,增长7.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95人,增长34.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省铁路营运里程2299公里,与上年末持平,其中高速铁路[[14]]21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82135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2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28公里,增加105公里。民航通航里程145736公里,增加20767公里。
表11 201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货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运输量 | 比上年增长(%) |
货物运输量 | 万吨 | 19121.68 | 5.4 |
铁路 | 万吨 | 3220.06 | 5.5 |
公路 | 万吨 | 15684.81 | 5.5 |
民航 | 吨 | 37341.70 | 26.2 |
#出港货邮 | 吨 | 17488.30 | 37.3 |
管道[[15]] | 万吨 | 213.08 | -1.1 |
旅客运输量 | 万人 | 7157.64 | 3.7 |
铁路 | 万人 | 1255.82 | 10.7 |
公路 | 万人 | 5091.70 | 0.4 |
民航 | 万人 | 714.88 | 14.3 |
#出港旅客 | 万人 | 376.58 | 14.5 |
水路 | 万人 | 95.24 | 36.7 |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110.3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1.51万辆,增长10.4%。民用轿车保有量52.93万辆,增长9.0%,其中私人轿车保有45.82万辆,增长8.7%。
全年全省邮政业务量[[16]]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全年邮政业完成函件业务271.73万件,比上年下降43.8%;包裹业务54.88万件,增长31.6%;快递业务量1897.17万件,增长30.9%,快递业务收入4.79亿元,增长23.3%。全年电信业务量[[17]]42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年末移动电话用户686.4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2.4%;固定电话用户112.30万户,增长5.3%。电话普及率133.50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8]]152.9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7.3%;移动宽带用户[[19]]591.70万户,增长15.3%,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20]]526.10万户,增长20.5%。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4.96亿G,增长1.9倍。
全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国内游客4197.46万人次,增长20.7%;入境游客6.92万人次,下降1.6%。实现旅游总收入466.30亿元,增长22.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63.91亿元,增长22.4%;旅游外汇收入3613.08万美元,下降5.6%。
八、金融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754.66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2%。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2295.95亿元,增长7.2%;境内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443.70亿元,下降10.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582.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8%。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722.00亿元,增长14.7%;境内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5856.52亿元,增长4.8%。
全年全省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1]]87.6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4.67亿元,增长1.0%;财产险保费收入37.03亿元,增长11.1%;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5.97亿元,增长27.8%。全年保险赔付额3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寿险赔付额9.56亿元,增长37.0%;财产险赔付额18.56亿元,增长12.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额6.56亿元,增长13.7%。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57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209元,增长7.6%;人均经营净收入3014元,增长5.3%;人均财产净收入1057元,增长11.4%;人均转移净收入4477元,增长16.6%。全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557元,比上年增长6.8%。
全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15元,增长8.0%。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1719元,增长5.6%;人均经营净收入2089元,增长10.0%;人均财产净收入1674元,增长3.8%;人均转移净收入6033元,增长18.6%。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998元,比上年增长7.1%。
全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93元,增长9.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047元,增长12.7%;人均经营净收入3905元,增长3.7%;人均财产净收入463元,增长41.9%;人均转移净收入2978元,增长11.6%。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352元,比上年增长4.5%。
年末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27万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4.35万人,增加5.9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5.63万人,增加6.5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74万人,增加0.78万人。全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5.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9.42万人,增加5.39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55.93万人,增加0.97万人。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2.2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1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0.26万人。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9.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39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13.26万人。全省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8.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10万人。年末全省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66万人,比上年末下降42.8%,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6000元/年,提高600元/年;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00万人,下降29.7%,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700元/年,提高380元/年。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全年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99.8%,与上年持平;普通初中毛入学率111.8%,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9%,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0%,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全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2091人,在校生4948人,毕业生1175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83万人,在校生8.36万人,毕业生2.2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87万人,在校生7.70万人,毕业生2.0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26万人,在校生12.67万人,毕业生3.91万人。初中学校招生7.65万人,在校生22.28万人,毕业生6.7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9.10万人,在校生48.60万人,毕业生7.47万人。特殊教育招生329人,在校生1924人,毕业生22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47万人。
全年全省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18项,比上年增加8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03项,应用技术成果393项,软科学成果22项。专利申请[[22]]4437件,比上年增加125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85件,增加336件。专利授权2664件,比上年增加108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95件,增加55件。签订技术合同1071项,比上年增加55项;成交金额79.4亿元,增长17.3%。年末全省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2个,县级以上卫星云图接收站点52个,地震台站122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
年末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46个,公共图书馆49个,博物馆23个,档案馆55个,广播电视台46座,中短波发射台26座,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439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6%,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比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出版杂志270万册、报纸8820万份、图书1378万册(张),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图书365万册(张)。
全年全省运动员参加各类国内外比赛1384人次,在各类国际比赛中共获得第一名12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3个,在各类国内比赛中共获得第一名26个、第二名19个、第三名39个。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省卫生机构6396个,床位3.92万张。其中,医院220个,床位3.26万张;乡镇卫生院405个,床位4521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56个,村卫生室447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9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55个。卫生人员5.2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2万人,注册护士1.76万人。全年总诊疗人次2534.88万人次,出院人数97.68万人。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65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6个。社会服务床位9220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4718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28个,社区服务站445个。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21.78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20.74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520.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6%。湿地面积[[23]]814.36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800.1万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496.09万公顷,天然林保护面积367.82万公顷。全年全民义务植树2497万株,当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5平方公里,造林面积27.07万公顷。全年市(州)政府所在地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24]]为90.9%。
全年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41人,比上年减少76人。工矿商贸事故死亡51人,比上年减少15人。道路交通事故[[25]]326起,比上年减少39起;死亡186人,减少62人。火灾1630起,比上年减少55起。
注释:
[[8]] 我省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化学药品制造,中药饮品加工,中成药生产,兽用药品制造,生物药品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光纤、光缆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
[[11]]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信息传输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12]] 根据我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7)》(内部试行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九大产业。
[[13]]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包含限额以上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和单位)、限额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和单位)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企业和单位)。
[[25]] 道路交通事故仅指安全生产道路交通事故,包括铁路事故。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价格、城乡居民收支、畜牧业全部数据及种植业中部分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西宁海关;外资项目、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数据来自省商务厅;铁路营运里程及铁路客货运输量来自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公路通车里程及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量来自省交通厅;民航通航里程及民航客货运输量来自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 管道运输量数据来自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民用汽车保有量来自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车辆管理支队;邮政业务数据来自省邮政管理局和省邮政公司;电信业务数据来自省通信管理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报纸、期刊、图书出版数据来自省文化和旅游厅;金融业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教育数据来自省教育厅;科技数据来自省科学技术厅;天气雷达观测站点及县级以上卫星云图接收站点数据来自省气象局;地震台站和遥测台网数据来自省地震局;档案馆数据来自省档案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省广播电视局;体育数据来自省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社会服务机构数据来自省民政厅;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湿地面积、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天然林保护面积、全民义务植树数据来自省林业和草原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来自省水利厅;市州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来自省生态环境厅;安全生产数据来自省应急管理厅;其他数据均来自省统计局。
相关新闻:
网站链接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海晏路43号 邮编:810008
电话:(0971)6302916 传真:6306972
电子信箱:sgc@mail.tjj.qinghai.gov.cn 主办:青海省统计局
青ICP备14000170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