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海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海南州统计局 日期:2022-04-06 17:01:00
表1 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构成 |
||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常住人口 |
44.84 |
100.0 |
#城镇 |
18.65 |
41.59 |
乡村 |
26.19 |
58.41 |
#0-15岁 |
11.51 |
25.67 |
16-59岁 |
28.55 |
63.67 |
60岁及以上 |
4.78 |
10.66 |
#汉族 |
9.97 |
22.24 |
少数民族 |
34.87 |
77.76 |
藏族 |
30.46 |
67.94 |
回族 |
3.44 |
7.68 |
土族 |
0.35 |
0.78 |
撒拉族 |
0.15 |
0.33 |
蒙族 |
0.31 |
0.69 |
全年全州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6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59%。全年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4.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51亿元。
省定监测点共和地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3%。分类别看,交通通信类上涨4.4%,医疗保健类上涨2.6%,居住类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1%,食品烟酒类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8%,衣着类下降1.8%。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上涨0.7%。
表2 2021年共和地区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涨跌幅度 |
|
|
|
指标名称 |
涨跌幅度(%) |
居民消费价格 |
1.3 |
食品烟酒 |
-0.2 |
#粮食 |
1.0 |
鲜菜 |
3.7 |
畜肉 |
-6.2 |
水产品 |
14.0 |
蛋 |
12.1 |
鲜果 |
-2.1 |
衣着 |
-1.8 |
居住 |
1.5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0.8 |
交通和通信 |
4.4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0.4 |
医疗保健 |
2.6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0.1 |
二、 种植业和畜牧业
全年全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7.97万亩,比上年增长5.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1.43万亩,增长0.5%。其中:小麦12.59万亩,青稞62.10万亩,马铃薯1.02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5.48万亩,中草药材1.4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4.84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4.93万吨,下降1.3%;油料产量4.21万吨,增长15.6%;中草药材产量0.29万吨,增长11.9%;蔬菜产量7.13万吨,增长0.7%。
表3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
||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减(%) |
粮食 |
14.93 |
-1.3 |
# 小麦 |
4.22 |
-13.8 |
青稞 |
9.19 |
12.3 |
马铃薯(折粮) |
0.26 |
-52.9 |
油料 |
4.21 |
15.6 |
中草药材 |
0.29 |
11.9 |
蔬菜 |
7.13 |
0.7 |
年末草食畜存栏545.88万头(只),各类牲畜出栏240.14万头(只),出栏率44%。全年肉类总产量6.99万吨,增长0.23%。水产品产量1.31万吨,下降8.1%。
表4 2021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
||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减(%) |
肉类 |
6.99 |
0.23 |
其中:猪肉 |
0.42 |
0 |
牛肉 |
2.95 |
9.67 |
羊肉 |
3.58 |
-5.79 |
禽肉 |
0.04 |
-20 |
牛奶 |
4.78 |
-12.13 |
禽蛋 |
0.04 |
-66.67 |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规模以下工业增长4.0%。
产品名称 |
单位 |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
366.5 |
0.2 |
牛奶 |
吨 |
|
5202.6 |
25.1 |
酸奶 |
吨 |
|
2602.1 |
-10.0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
26.6 |
-87.4 |
饲料 |
吨 |
|
16050.0 |
-5.6 |
水泥 |
吨 |
|
707440.0 |
19.5 |
水泥熟料 |
吨 |
|
541237.0 |
9.2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
63370.5 |
-8.1 |
鲜、冷藏肉 |
吨 |
|
581.8 |
6.1 |
冷冻水产品 |
吨 |
|
8981.6 |
116 |
塑料制品 |
吨 |
|
1889.5 |
-48.9 |
风机 |
台 |
|
15 |
-86.5 |
截至2021年底,全州4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省反馈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3%。实现利润总额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2亿元,亏损企业5户,亏损面11.6%。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33.7%,成本费用利润率51.4%,产销率98.6%。
全年全州建筑业增加值14.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2%。年末全州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7个,比上年末增加2个。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6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2.3%;竣工面积42.90万平方米,下降4.9%。
四、 服务业
全年全州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89亿元,增长47.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04亿元,增长12.4%;金融业增加值6.96亿元,增长4.0%;房地产业增加值5.11亿元,增长6.2%。
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12823公里,与上年末持平。全州营运车辆保有量3289辆,其中,公路旅客营运车143辆,公路货物营运车3146辆。
全年全州邮政行业业务收入5525.13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邮政寄递服务收入537.47万元,增长4.4%;快递业务收入3087.28万元,增长61.0%。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265.99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邮政寄递服务635.94万件,下降22.5%(函件1.77万件、下降25.6%,包裹1.21万件、下降68.8%,订销报纸585.52万份、下降23.9%,订销杂志16.2万份,下降17.1%);快递业务量62.27万件,增长86.1%(同城11.87万件、增长453.0%,异地50.40万件,增长60.9%)。全年电信业务量2.72亿元,比上年增长8.9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8.77万户,增长6.0%。固定电话用户20.32万户,增长32.5%。
五、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2%。按投资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41.8%,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下降6.1%,港澳台外商投资增长59.6%,私营个体投资增长9.4%,民间投资增长75.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0.5%。按投资完成额分,项目投资增长7.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3%。
表6 2021年主要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
||
|
|
|
行业名称 |
比上年增减(%) |
|
农林牧渔业 |
39.0 |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8 |
|
制造业 |
931.2 |
|
采矿业 |
-55.4 |
|
房地产业 |
-38.0 |
|
教育 |
82.3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2.4 |
|
交通运输、仓储业邮政业 |
8.6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0.6 |
全州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8.3%。房屋施工面积61.89万平方米,增长17.1%;商品房销售面积11.22万平方米,增长27.1%;商品房销售额6.42亿元,增长25.3%。
六、 国内贸易
全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亿元,比上年增长7.7%。按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7.1亿元,增长0.9%;限额以下单位(个体户)零售额26.9亿元,增长9.6%。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1亿元,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9亿元,增长8.8%。按行业分,批发业销售额32.51亿元,增长15.6%;零售业销售额19.73亿元,增长17.3%;住宿业营业额2.05亿元,增长3.4%;餐饮业营业额5.18亿元,增长17.4%。
表7 2021年全州分项财政收入及增速表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减(%)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16.78 |
22.5 |
税收收入 |
13.10 |
45.5 |
增值税 |
4.94 |
0.7 |
企业所得税 |
1.03 |
20.2 |
个人所得税 |
0.28 |
38.5 |
资源税 |
0.15 |
89.2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0.60 |
6.8 |
房产税 |
0.29 |
43.5 |
印花税 |
0.16 |
-18.6 |
城镇土地使用税 |
0.11 |
96.4 |
土地增值税 |
0.14 |
59.2 |
车船税 |
0.29 |
14.9 |
耕地占用税 |
4.72 |
234.3 |
契税 |
0.18 |
-7.0 |
环境保护税 |
0.01 |
-13.0 |
其他税收收入 |
0.21 |
100.0 |
非税收入 |
3.68 |
-21.5 |
专项收入 |
1.02 |
27.3 |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
0.82 |
-31.3 |
罚没收入 |
0.48 |
17.0 |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
1.24 |
-37.2 |
其他收入 |
0.13 |
-60.0 |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4.12亿元,比上年下降11.3%。其中:交通运输支出5.85亿元,增长133.5%;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1.07亿元,增长35.0%;住房保障支出5.21亿元,增长31.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0.97亿元,增长19.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9.34亿元,增长3.5%;教育支出16.78亿元,下降1.3%;公共安全支出3.96亿元,下降5.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44亿元,下降6.1%;节能环保支出5.92亿元,下降14.8%;农林水支出29.09亿元,下降24.8%;卫生健康支出8.91亿元,下降28.1%;科学技术支出0.21亿元,下降31.5%;城乡社区支出3.33亿元,下降43.8%。
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5.8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3.06亿元,增长7.8%;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7.43亿元,下降2.2%;财政性存款余额18.48亿元,增长38.7%;机关团体存款余额53.25亿元,下降2.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8.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住户贷款余额74.01亿元,增长24.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84.03亿元,增长7.6%。
全年全州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0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47亿元,增长7.9%;财产险保费收入2.66亿元,增长6.2%;健康险保费收入0.71亿元,增长0.3%;意外险保费收入0.18亿元,增长15.7%。全年保险赔付额2.11亿元,增长48.8%。其中:寿险赔付额0.17亿元,下降19.1%;财产险赔付额1.72亿元,增长73.2%;健康险赔付额0.18亿元,下降4.4%;意外险赔付额0.05亿元,增长37.6%。
八、 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0元,比上年增长8.3%。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3元,比上年增长5.7%。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3元,比上年增长9.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为2.5,比上年缩小0.08。
表8 2021年全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指标名称 |
绝对量(元) |
比上年增长(%)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2790 |
8.3 |
#工资性收入 |
12679 |
8.3 |
经营性收入 |
6376 |
5.2 |
财产净收入 |
984 |
4.0 |
转移净收入 |
2751 |
18.0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36503 |
5.7 |
#工资性收入 |
26970 |
5.5 |
经营性收入 |
5478 |
8.0 |
财产净收入 |
1367 |
-7.0 |
转移净收入 |
2688 |
11.4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4613 |
9.2 |
#工资性收入 |
4156 |
8.7 |
经营性收入 |
6912 |
4.4 |
财产净收入 |
756 |
16.5 |
转移净收入 |
2789 |
22.1 |
全年全州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818元,比上年增长10.3%,恩格尔系数为30.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203元,增长5.1%,恩格尔系数为2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800元,比上年增长14.0%,恩格尔系数为31.3%。
表9 2021年全州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
||
指标名称 |
绝对量(元) |
比上年增长(%) |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
15818 |
10.3 |
#食品烟酒 |
4742 |
14.9 |
衣着 |
1559 |
6.6 |
居住 |
2213 |
4.0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917 |
16.5 |
交通通信 |
2543 |
9.5 |
教育文化娱乐 |
2130 |
8.9 |
医疗保健 |
10825.0
|
|
其他用品及服务63220.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
192035.1 #食品烟酒54617.3衣着20183.7居住28160.9生活用品及服务123815.4交通通信29204.4教育文化娱乐28234.71323-1.760412.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80014.0431320.612868.218535.872516.2231812.9171611.893910.2
65025.1 |
2021年末全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7286人,比上年末增加5650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7016人,比上年增加3065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37922人,增加2164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22348人,增加421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0628人,比上年末增加19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43672人,增加392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96956人,减少411人。失业保险参保26995人,增加6051人;工伤保险参保44565人,增加803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18003人;生育保险参保25900人,增加1094人。
年末全州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185户、603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0509户、25087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980元/年,比上年增长5.0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184元/年,比上年增长8.0%。
年末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40个,比上年末增加4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1个,增加4个。社会服务床位1579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1235张,社区服务站 56个。
九、 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州累计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50期,培训4400人次。全州开展科普活动120次,发放科普读物和资料4.6万册。全州有效发明专利17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0.38件。授权145件,(其中发明4件,实用新型130件,外观设计11件)。2021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企业5家,海南创新平台1家。引进示范24项实用新品种新技术。
全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8.24%,比上年提高0.96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5.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48%,提高0.2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01%,提高2.81个百分点。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03所,在校学生109641人。其中:小学56所,在校生46139人;中学25所,在校生32551人;幼儿园320所,在园幼儿2250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52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8399人。全州教职工总数8286人,拥有专任教师6347人。
十、 文化旅游体育和卫生健康
年末全州有艺术专业表演机构1个,图书馆事业机构6个,文物事业机构2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6个。年内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98余场(次)。
全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83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0%。实现旅游总收入31.03亿元,增长15.0%。
年末有等级运动员9人,其中,一级运动员8人,二级运动员27人。全年参加国内外比赛308人次,共获得第一名13个,第二个14个,第三名15个,四至八名16个。
年末全州拥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72家,其中,州级公立医院2家,县级公立医院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家、卫生监督所6家,妇计中心6家、中心血站1个,血库1个、乡镇卫生院41所;共开设病床3607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8.1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78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5人。全年全州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5.63/10万、11.74‰、15.05‰。
十一、能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0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13%,其中,工业生产原煤消费量6.54万吨,下降9.2%;工业生产电力消费量6.78亿千瓦时,增长23.5%。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现已发现的矿种有58种矿藏,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铜、铅、锌、白钨、金、大理石等,铜储量相当可观,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11.6%以上。
年末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126.97万公顷。其中,青海三江源中铁军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77.45万公顷,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49.52万公顷。森林面积54.3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2.38%。湿地面积5.64万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50.34万公顷,天然林保护面积16.01万公顷。全年全民义务植树269.83万株。全年完成林草总投资32610.8万元。其中,林业投资21286.8万元,草原投资11324万元。1-11月,共和县恰卜恰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1%,PM2.5浓度19微克/立方米。全州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0%,11个地表水省控断面中除倒淌河断面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外,其他均达到Ⅲ类水质。
全年全州总供水量26286万立方米(含共和县非常规水源利用117万立方米,不含向海西州供水量877 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 25246 万立方米,地下水 843 万立方米,非常规水源利用 197 万立方米。用水量26286 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 23357 万立方米(含畜禽用水量 2299 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 523 万立方米(不含水电),生活用水量 1359 万立方米(含第三产业及建筑业用水量 284万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 1047 万立方米(含共和县非常规水源利用 117 万立方米)。全州重要及一般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 100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 0.4746 。
全年全州共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22起,同比下降21.4%;死亡20人,下降25.9%。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8起,比上年减少6起,下降25.0%;死亡16人,比上年减少6人,下降27.3%;工矿商贸事故4起,与上年持平;死亡4人,比上年减少1人,下降20.0%。
注:1、本公报中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据。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人均生产总值按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口径统计,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州财政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牲畜、肉类产量、物价、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海南州调查队;就业数据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自州就业服务局;社会保险来自州社会保险服务局;医保数据来自州医疗保障局;公路通车里程、营运车辆保有量数据来自州交通运输局;通讯业务量来自州移动、联通、电信公司;邮政业务量及快递业务件数来自州邮政管理局;文化旅游体育数据来自州文体旅游广电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海南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银保监会海南监管分局;教育数据来自州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州科学技术局;专利数据来自州市场监督管理局;低保数据来自州民政局;国土资源数据来自州自然资源局;林草投资数据来自州林业和草原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州水利局;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来自州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州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州统计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