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果洛州统计局 日期:2018-03-09 17:16:00
2017年,全州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运行环境及各种挑战,主动适应新常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攻坚克难,强化措施,在提高经济发展整体能力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总体来看不利影响因素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日趋加大,调结构、转方式和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向好稳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发展形势良好。
一、经济总量和结构
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2690万元,同比下降2.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6473万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2813万元,同比下降13.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3404万元 ,同比增长3.1% 。全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8459元,同比下降4.2%。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84%,同比提高0.7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32.95%,同比降低2.06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49.21%,同比提高1.35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17.13:35.01:47.86转变为17.84:32.95:49.21。
二、农牧业
全州实现农牧业总产值80588.54万元,同比增长 5.02%;实现农牧业增加值67866.43万元,同比增长5.02%。
共育活各类仔畜39.72万头只,繁活率58.7%,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损亡各类成畜1.95万头只,损亡率1.48%,同比上升0.21个百分点;出栏各类牲畜40.86万头只,出栏率31.11%,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其中:出售商品畜36.02万头只,商品率27.43%,同比上升0.82个百分点;总增各类牲畜37.77万头只,总增率28.76%,同比上升0.52个百分点;年末存栏各类牲畜128.3万头只,同比减少3.04万头只,下降2.31%,其中:能繁殖母畜66.97万头只,母畜比例52.19%。
全州牛奶产量33288吨,同比增长4.22%,肉类产量23091吨,同比增长7.88%,牛毛绒产量466.26吨,同比下降5.35%,羊毛产量310吨,同比下降22.54%。
农作物播种面积5897 亩,同比下降24.97%,其中:粮食作物面积5515 亩,同比下降19.9%,油料作物面积670 亩,同比下降89.55%;粮食产量1057吨,同比下降17.36%,其中青稞产量873吨,同比下降16.3%,蔬菜产量201吨,同比下降9.46%。
三、工业
全州完成工业增加值29602.61万元,同比下降21.38%。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2994.2万元 ,同比下降26.54% ;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6608.4万元 ,同比下降0.35%。
规模以上工业中,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业增加值20199.8 4万元,同比下降29.9%;国有企业果洛州供电公司完成工业增加值1653.71万元,同比下降6.6%;五三六九生态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业增加值1140.63万元,同比增长14.2%。
工业企业产品产量:铜金属含铜量11487吨,同比下降22.9%,规模以下企业发电量2446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7.4%;自来水288.61万吨,同比增长4.15%;冷冻牛(羊)肉625吨,同比增长70.3%;藏茶575公斤,同比下降5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4980万元,同比下降0.61%,其中:完成州属固定资产投资714080万元,同比增长0.39%。
从三次产业投次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0531万元,同比下降16.5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6%。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63485万元,同比增长6.18%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6.85%。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62047万元,同比下降12.95%。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10964万元,同比下降2.7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7.48%。其中:批发和零售投资完成24808万元 ,同比增长52.35%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投资62245万元,同比下降7.0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82096万元,同比增长20.33%。
从惠民生领域投资看,全州用于惠民生投资422020万元,同比下降8.10%,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07348万元,同比下降4.40%;教育完成投资35018万元,同比下降7.0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63754万元,同比下降5.10%;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11004万元,同比下降4.9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4896万元,同比下降76.80%。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全州民间投资200041万元,同比增长8.06%,占全州投资总量的27.9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514939万元,同比下降3.62%,占全州投资总量的72.02%。
从项目个数看。全州施工项目848个,同比增加147个。其中:新建项目656个,同比增加114个。
五、贸易业和物价
全州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779.1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195.7万元 ,同比增长10.33% , 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83.4万元,同比增长8.36%。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7624.8万元,同比增长10.21%,其中:限额以上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581.6万元,同比增长13.62%,限额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3197.5万元,同比增长10.02%;住宿业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154.3万元,同比增长8.35%。
全州共有个体工商户7301户,同比增长25.97%,注册资金12.45亿元,同比增长68.24%;私营企业743户,同比增长70.41%,注册资金10.02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运行平稳。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同比指数为101.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构成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指数为102;衣着类价格指数为101.3;居住类价格指数为95.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10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指数为101.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指数为101.4;医疗保健类价格指数为106.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指数为102.3。
六、财政、金融
全州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000万元,按同口径相比下降19.59%。其中税收收入13812万元,非税收入11188万元。税收收入中:增值税7275万元,企业所得税1287万元,个人所得税1749万元,资源税98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196万元,房产税566万元,印花税226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43万元,土地增值税89万元,车船税361万元,契税42万元。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17931万元,同比增长2.3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839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0602万元,教育支出9523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28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46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4076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523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33513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7072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6665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6253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7892万元,住户保障支出53532万元。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32836万元,同比增长12.3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22509万元,同比增长10.65%。各项贷款余额218164万元 ,同比增长23.51%。
七、 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州公路通车里程12430.63公里,其中:国家高速693公里,国道1708公里,省道1049公里,县道1174.89公里,乡道4073.99公里,村道3382.2公里,专用道349.56公里;客运班线省际4条,市际8条,县际1条; 客运站37个,其中二级站1个,三级站5个,四级站3个,五级站26个,简易站2个;客车55辆,其中:班线客运36辆,农村客运19辆;全州客运量61.5万人,旅客周转量41280万人公里,货运量68.7万吨,货物周转量67326万吨公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2个,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个。
全州邮政局(所)44个,其中:城镇6个,农村38个;邮政业务总量969.52万元,同比增长14.33%;全州电信局(所)8个,其中:城镇6个,农村2个;电信业务总量16895万元,(含移动和联通),同比下降7.6%;全州固定电话用户4800户,同比下降5.88%;移动电话用户177910户,同比下降2.86 %,其中:电信44000户,移动93000户,联通40910户;全州互联网用户21202户,其中:电信互联网用户12002户,移动互联网用户9200户。
旅游方面。全州旅游景点70处,其中国家地质公园2处, 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15处;全年来州旅游人数55.38万人次,同比增长20.60%,旅游总收入40200万元,同比增长29.5%。
八、环境保护和林业
环境监测情况。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3天,优良率为94%;主要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321吨、氨氮126吨、二氧化硫1808吨、氮氧化物626吨。
全州12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用水总量2508.17万立方米,用水总量控制在3600万立方米指标之内; 8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和1个一般水功能区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天保及公益林管护。天然林管护面积804.97万亩,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管护面积729.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3.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7所,其中:幼儿园57所、小学51所、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高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5所。全州现有在校生38916人,其中本州在校生37229人,异地在校生1687人。本州在校生中,学前教育学生数5795人、小学18739人、初中6619人、高中2961人、中职3115人。异地在校生中,初中569人,高中655人,中等职业学校463人。全州共有毕业生6013人,其中:小学2543人,中学2846人,中等职业学校624人。全州共有各类学校教职员工3310人,其中:专任教师2228人。专任教师中小学1196人,初中473人,高中232人,中等职业学校117人,幼儿园210人。全州适龄儿童入学率99.07%,初中阶段入学率84.35%,高中阶段入学率65.05%,学前教育入园率66.02%。全州有青少年活动中心4个。
全州共有科技馆1个,高原科技农业示范园2个,科技大篷车2辆。
全州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6个;地震观测台站6个,其中遥测台站2个。
十、文化和卫生
全州文化事业单位18个,其中:艺术事业单位1个,图书馆7个,群众文化事业单位7个,博物馆1个,文管所1个,业余体校1个;电影发行机构7个,影剧院4个,电影放映单位14个;广播站8个,电视转播台36个,广播覆盖率99.89%,电视覆盖率98.25%。
全州卫生机构79个(不含诊所等),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1个(含4个藏医院),乡镇卫生院4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监督所7个,计划生育服务站7个,其他2个;卫生人员94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05人(含执业和助理医师273人,注册护士224人,药师26人,技师76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06人),其他人员138人。全州有病床1017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有病床760张。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州人口出生率15.77‰,人口死亡率4.15‰,人口自然增长率11.62‰。年末总人口205660人。其中:藏族人口188795人,占总人口的91.80%;农牧业人口156896人,占总人口的76.29%。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6元,同比增长10.6%。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78元,同比增长9.0%。其中:工资性收入27926.93元,同比增长10.06%;经营净收入2100.12元,同比增长12.93%;财产净收入360.97元,同比下降1.61%;转移净收入289.72元,同比下降45.7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897.90元,同比增长8.50%。其中:食品烟酒6881.14元,同比增长6.54%;衣着2324.09元,同比增长11.27%;居住2936.29元,同比下降0.48%;生活用品及服务1254.38元,同比下降20.66%;交通通信3466.67元,同比增长25.90%;教育文化娱乐2034.44元,同比增长3.52%;医疗保健1147.13元,同比增长36.75%;其他用品和服务853.77元,同比增长36.86%。
![]()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情况。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0%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329人,同比下降14.86 %;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130人,同比增长21.62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080人,同比增长3.4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95693人,同比增长2.73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273人,同比增长1.83 %;参加失业保险6185人,同比增长1.64 %;参加工伤保险11619人,同比增长6.74 %;参加生育保险10823人,同比下降0.58 %。
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实有贫困户数10544户,实有贫困人数37955人,当年减少贫困人口7232人。
社会福利事业状况。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387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63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484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4946人;收养性单位数26个,供养人数1567人,年需供养资金1349.04万元。
安全生产情况。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安全事故0起,死亡0人。
>
资料来源:
公报中林业数据来自州林业局;环保数据来自州环境保护和水利局;个体和私营数据来自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果洛调查队;财政数据来自州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州人民银行;公路通车里程数据来自州交通局;邮政数据来自州邮政局;电信数据来自州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旅游数据来自州旅游局;教育数据来自州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州科技局;气象数据来自州气象局;文化和广电数据来自州文体广电局;卫生、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州卫计委;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贫数据来自州扶贫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州民政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州经信委;其余数据来自州统计局。
本期发:
| 州委各常委、州人大各主任、州政府各州长、州政协各主席、州纪委、州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果洛报;州政府办公室及有关部门、州广播电视台;省统计局办公室、记者站;各县人民政府、统计局,存档。 | |
责任编辑:周发侦 | 撰稿:陶忠 | |
相关新闻:
网站链接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海晏路43号 邮编:810008
电话:(0971)6302916 传真:6306972
电子信箱:sgc@mail.tjj.qinghai.gov.cn 主办:青海省统计局
青ICP备14000170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