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藏族自治州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海北州统计局 日期:2017-04-01 15:27:00
(2017年3月31日)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各地区、各部门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加快培育新动能,全州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一、综合
公安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末全州户籍人口29.58万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8.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9.46%,比上年末提高1.42个百分点;乡村人口20.87万人、占70.54%。少数民族人口19.94万人,占67.42%。
省统计局核定反馈的常住人口显示:2016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8.12万人。按城乡分,城镇常住人口10.24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比重36.42%;乡村常住人口17.88万人,占63.58%
2016年海北州人口数及构成 | ||
指标名称 | 人口数(万人) | 比重(%) |
一、户籍人口 | 29.58 |
|
#城 镇 | 8.71 | 29.46 |
乡 村 | 20.87 | 70.54 |
#男 性 | 15.01 | 50.75 |
女 性 | 14.57 | 49.25 |
#0-17岁 | 6.83 | 23.08 |
18-34岁 | 8.17 | 27.62 |
35-59岁 | 11.35 | 38.36 |
60岁及以上 | 3.23 | 10.94 |
#少数民族人口 | 19.94 | 67.42 |
二、常住人口 | 28.12 |
|
#城 镇 | 10.24 | 36.42 |
乡 村 | 17.88 | 63.58 |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0.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7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4.42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8.46亿元,增长7%。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953元,比上年增长5.1%。
三次产业占比由上年17.8:45.5:36.7调整为17.7:44.1:38.2,三产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9亿元,同口径增长7.1%;完成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5.3亿元,同比增长5%。
2016年,省定监测点海晏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累计上涨1.6%。被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呈现“六涨、两降”的格局。其中:衣着、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及娱乐和医疗保健六类价格分别上涨5.4%、3.2%、2.3%、1.5%、1.2%和0.7%;交通通信和居住两类价格分别下降2.7%和0.2%。
2016年,全州城镇新增就业3122人;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就业5.27万人,其中:州外流动就业3.19万人。
二、种植业和畜牧业
2016年,在经历门源地震和“8.17”雹灾诸多困难情况下,农牧业以调整种植结构、以牧补农、农牧民灾后住房重建和农作物灾后保险赔付多项措施并举,农牧区生产生活基本稳定,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7.79亿元、增长4.7%。一是种植业呈现“稳粮、扩油、增蔬菜”态势。2016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0.8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3.75万亩、油料作物41.92万亩、饲草料13.6万亩、蔬菜农作物面积1.58万亩,粮油草特种植结构由上年29.8:51:17.3:1.9调整为29.4:51.8:16.8:2。二是畜牧业再获丰收。2016年,全州繁活各类仔畜190.61万头只、增加4.75万头只,成畜死亡4.35万头只、减少0.02万头只,总增各类牲畜186.26万头只、增加4.77万头只。三是主要农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州粮食产量6.21万吨、下降27.8%,油料产量4.46万吨、下降1.1%,蔬菜产量1.01万吨、增长0.3%,肉类产量5.56万吨、增长1.6%,奶类产量4.63万吨、增长2.2%。
2016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指标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作物 | 62062 | -27.8 |
#青稞 | 28530 | -22.5 |
马铃薯 | 27730 | -34.2 |
油料作物 | 44552 | -1.1 |
肉类总产量 | 55624 | 1.6 |
#猪肉 | 4439 | 0.3 |
牛肉 | 16661 | 0.7 |
羊肉 | 34059 | 2.4 |
牛奶产量 | 46314 | 2.2 |
羊毛产量 | 4236 | 0.1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6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轻工业和重工业分别增长0.5%和6.8%,新入规四家企业拉动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轻工业占比11.6%比上年13.2%回落1.6个百分点。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微生物肥料11.61万吨、增长200.7%,光伏发电2.17亿千瓦时、增长28.1%,原煤253.14万吨、增长16.4%,水力发电13.88亿千瓦时、增长15.4%,鲜冷藏肉1.41万吨、增长4.9%。铁合金、铁矿石原矿未生产,食用植物油2.16万吨、下降18.4%,火力发电量13.06亿千瓦时、下降18.2%。二是近八成行业同比增长。生产的9个行业中,增长的行业有7个,依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98.6%,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37.8%,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2%,煤炭开采业增长13.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0.5%;下降的行业有2个,依次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3%。
全年全州建筑业增加值17.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注册地在州内的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1个,实现利润0.52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州县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4亿元、同口径增长19.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04亿元,增长179.1%;第二产业(工业)完成投资34.54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9.82亿元,下降0.9%。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17.4:27:55.6调整为26.2:24.4:49.4。
全年全州房地产开发投资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5.34亿元,增长160.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57亿元,增长85.7%。
五、国内贸易
2016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5亿元、增长11%。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65亿元、增长1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亿元、增长10%。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10056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39公里。全年全州公路运输业完成客运量985.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1%,旅客周转量24896.55万人公里、增长8.1%,公路货运量504.8万吨、增长9.1%,货运周转量102431.59万吨公里、增长9.1%。
全年全州邮电业务总量17541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邮政业务量1562万元,增长39.4%;电信、移动、联通业务量15979万元,增长12.8%。邮政业完成函件业务5.98万件,包裹业务0.35万件,快递业务量17.53万件,快递业务收入436.79万元、比上年增长168.5%。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33.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3%;实现旅游总收入20.45亿元,增长23.7%。
七、金融和保险
12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2.5亿元、同比增加20.21亿元、增长16.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9.57亿元、同比增加10.66亿元、增长21.8%。存贷比由上年的2.5:1缩小到2.39:1。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4743万元,比上年增长20.6%;保险赔付额11259万元,比上年增长7.1%。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北调查队提供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资料,2016年全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81元、增长9.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28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5元、增长9.1%。
2016年,全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67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92%;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67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8万人,增加2275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5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6人。
年末全州实有贫困人口1.59万人,当年减少贫困人口6739人。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2016年,全州各级各类学校205 所,其中:普通小学31所、普通中学12所、幼儿园159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场矿中小学3所;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53780人,其中:小学生在校生22861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7688人(高中6353人、初中11335人),在园(班)幼儿10087(其中:小学附设学前班99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3082人,特殊教育在校生62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4.7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71%。
全年共下达科技项目20余项,落实中国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1项。争取高原之家项目总资助2600万元。下达三区科技人才项目经费231万元,实施7项科技扶贫项目,开展了科技培训工作50场次,培训农牧民5000人(次)。
年末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艺馆1 个,文化馆4个,公共
图书馆5个,文物局1个,博物馆3个,文物管理所3个;广播电视转播台(站)17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20962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文化产业销售收入7439.37万元、增长25.7%。文体活动及精品创作捷报频传,门源第十七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祁连山草原文化旅游节、刚察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放生节、海晏达玉风马音乐节等文化旅游品牌活动顺利开展。精品创作连创佳绩,在“歌舞中国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电视歌舞汇演”总决赛中,由海北州群艺馆和祁连县民族艺术团联合编创的舞蹈《花乡》从入围的36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最佳服饰奖、优秀组织机构奖及最具人气奖,3名个人荣获优秀辅导奖,填补了我州群众文艺作品在国家级奖项上的空白,也是青海省唯一入围获奖的优秀民族文艺节目。2016年“欢乐春节”暨庆祝中国与尼日利亚建交45周年文艺演出于年初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成功举办。海北海晏籍竞走运动员切阳什姐在西班牙拉克鲁尼亚举行的国际竞走挑战赛中夺得女子20公里第二名。2016年“高原人才开发计划”中长跑省级选拔赛中,我州11名运动员9名顺利进入了参加2016年四川凉山举办的全国“高原人才开发计划”中长跑比赛资格。青海门源岗什卡国际滑雪登山交流大会顺利召开,岗什卡雪山“国家滑雪登山基地”正式揭牌。年内州直机关职工篮球赛、徒步健身活动、农牧民男子篮球赛等如期举行,全州体育活动共举办438场(次),参加人数达13万余人。我州11件文艺作品和33件广播电视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十、卫生
年末全州各类卫生机构67个(州、县、乡三级),床位数1560张。其中,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3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所5个、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站)5个、药品采购管理中心2个,中心血站1个、健康教育所1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31人,其中:执业医师444人,执业助理医师126人,注册护士384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州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128.9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49.52万公顷。森林面积60.15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7%。湿地面积44.662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44.576万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32.7106万公顷,天然林保护面积30.3693万公顷。全民义务植树95万株。
全年全州共发生各类事故15起,比上年减少8起;死亡人数比上年减少4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4起、比上年减少2起,死亡 13人、比上年减少4人。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人口数据户籍人口数来自州公安局、常住人口数来自州统计局;财政数据来自州财政局;登记失业率、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物价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海北调查队,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和国家统计局海北调查队;公路客货运输量、周转量来自州交通局;邮电业数据来自州邮政局和电信、移动、联通公司;旅游数据来自州旅游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海北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州各保险公司;教育、科技数据来自州教育科技局;文化产业销售收入、艺术表演团体、群艺馆、博物馆、文物管理所、体育及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卫生数据来自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然保护区数据、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天然林保护面积、全民义务植树等数据来自州林业局;贫困人口数据来自州扶贫开发局;生产安全数据来自州安全监督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海北州统计局。
相关新闻:
网站链接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海晏路43号 邮编:810008
电话:(0971)6302916 传真:6306972
电子信箱:sgc@mail.tjj.qinghai.gov.cn 主办:青海省统计局
青ICP备14000170号-4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