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海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日期:2014-03-25 11:38:00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州委、州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主动作为、强化举措、调结构、惠民生,全州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12.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65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67.85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27.75亿元、增长13.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分别为5%、71.6%和23.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11.7和3.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4.6:60.8:24.6转变为14.8:60.4:24.8。全州人均GDP达38545元,增加5185元,增长15.5%。
2013年,在不断加强税源,积极抓好非税收入,培育新的财源,强化税收监管,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全州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79亿元,完成预算的102.7%,同比增长18.1%。其中:地方税收收入4.07亿元,增长1.2%;非税收收入1.72亿元,增长136.9%。分部门看:国税部门组织收入0.66万元、同比增长26%,地税部门组织收入3.61万元、同比下降6%,财政部门组织收入1.52万元,同比增长181.6%。全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3.47亿元,下降2.1%。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8.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5.1%,节能环保支出增长0.9%,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0.2%。
12月份,省定监测点海晏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环比上涨2.5%,比全省CPI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5%,比全省CPI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累计上涨3.9%,比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与全省CPI平均水平持平。
2013年 |
环比指数 |
同比指数 |
累计指数 | |||
青海省 |
海晏县 |
青海省 |
海晏县 |
青海省 |
海晏县 | |
1月 |
101.2 |
102.8 |
104.8 |
107.1 |
104.8 |
107.1 |
2月 |
101.2 |
100.4 |
105.5 |
106.4 |
105.2 |
106.8 |
3月 |
99.6 |
100.1 |
104.9 |
105.2 |
105.1 |
106.2 |
4月 |
100.3 |
100.0 |
104.9 |
105.7 |
105.0 |
106.1 |
5月 |
99.6 |
100.5 |
104.3 |
105.6 |
104.9 |
106.0 |
6月 |
100.2 |
99.1 |
104.8 |
105.5 |
104.9 |
105.9 |
7月 |
99.9 |
99.6 |
104.8 |
105.5 |
104.9 |
105.9 |
8月 |
99.4 |
98.4 |
103.3 |
102.9 |
104.7 |
105.5 |
9月 |
99.6 |
98.4 |
102.5 |
100.6 |
104.4 |
104.9 |
10月 |
100.2 |
99.1 |
102.5 |
100.3 |
104.2 |
104.5 |
11月 |
100.6 |
100.7 |
102.6 |
100.3 |
104.1 |
104.1 |
12月 |
100.8 |
102.5 |
102.5 |
101.5 |
103.9 |
103.9 |
二、农牧业
2013年,全州上下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这一主线,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建设,农牧业总体生产形势良好。一是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全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0.56万亩,同比增长0.97%。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0.78万亩、减少0.58万亩,油料作物面积42.94万亩、增加1.02万亩,饲草料面积16.22万亩、增加0.33万亩,蔬菜面积0.62万亩、与上年持平,粮油草菜种植结构由上年26.8:52.5:19.9:0.8 调整为25.8:53.3:20.1:0.8。全年粮油总产分别达5.05万吨和4.7万吨,粮油亩产达到243公斤和110公斤,比上年分别提高7公斤和减少1公斤。粮油的良种化面积达98%、99%,良种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二是畜牧业再获丰收。全州积极实施草原保护奖补政策,建立饲草料基地,增加饲草料种植面积,扩大舍饲半饲养殖规模,实现了牲畜存量增加,牲畜繁活率、总增率和出栏率提高。全州繁活各类仔畜175.35万头只,繁活率87.9%,提高1.14个百分点;成畜损亡率由1.39%降至1.34%;总增牲畜达170.87万头只,增加4.87万头只,增长2.9%;出栏牛羊189.06万头只、增长6.9%,出栏率由52.7%提高到56.4%;各类肉产量4.78万吨,增长10.9%;牛奶产量4.2万吨,增长0.4%。
2013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单位:吨 | |||
产品名称 |
2013年 |
2012年 |
比上年增长(%) |
1、粮食作物 |
50511 |
50396 |
0.2 |
#青稞 |
36664 |
35157 |
4.3 |
马铃薯 |
8200 |
8135 |
0.8 |
2、油料作物 |
47351 |
46419 |
2.0 |
3、肉类总产量 |
47750 |
43067 |
10.9 |
#猪肉 |
3974 |
3723 |
6.7 |
牛肉 |
15289 |
13359 |
14.4 |
羊肉 |
28094 |
25623 |
9.6 |
4、牛奶产量 |
42400 |
42225 |
0.4 |
5、羊毛产量 |
4226 |
4257 |
-0.7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3年,在宏观经济逐步好转,巩固和企稳回升态势趋于明显,以及帮企业、稳增产各项举措实施下,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2]]增加值51.28亿元、增长25.2%,产销率9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种主要产品产量中,呈增长态势的有9种,其中:铜金属含铜量1.94万吨、增长117%,锌金属含锌量1.2万吨、增长116.4%,铁矿石原矿15.39万吨、增长92.4%,水力发电量9.55亿千瓦时、增长52.4%,洗精煤682.13万吨、增长44.2%,火力发电量11.55亿千瓦时、增长24.6%,黄金680千克、增长23.6%,供电量9.82亿千瓦时、增长10.9%,冷藏肉0.93万吨、增长7.6%; 6种产品产量下降:食用植物油1.5万吨、下降9.4%,原煤316.55万吨、下降11%,铁合金9.39万吨、下降15.9%,石棉2.15万吨、下降22.1%,沥青3.08万吨、下降62.6%,碳化硅0.41万吨、下降62.8%。
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单位 |
2013年 |
2012年 |
比上年增长(%) |
原 煤 |
万吨 |
316.55 |
355.65 |
-11 |
洗 煤 |
万吨 |
682.13 |
473.1 |
44.2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210991 |
155354 |
35.8 |
#火力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115489 |
92699 |
24.6 |
供电量 |
万千瓦时 |
98221 |
88549 |
10.9 |
石 棉 |
吨 |
21459 |
27541 |
-22.1 |
铁合金 |
吨 |
93858 |
111592 |
-15.9 |
碳化硅 |
吨 |
4133 |
11120 |
-62.8 |
铁矿石原矿 |
吨 |
153903 |
79998 |
92.4 |
铜金属含量 |
吨 |
19377 |
8930 |
117.0 |
锌金属含量 |
吨 |
11950 |
5523 |
116.4 |
黄 金 |
千克 |
680 |
550 |
23.6 |
食用植物油 |
吨 |
15012 |
16575 |
-9.4 |
鲜、冷藏肉 |
吨 |
9346 |
8684 |
7.6 |
沥 青 |
吨 |
30825 |
82322 |
-62.6 |
2013年,全州共有11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73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实现建筑业营业收入5.06亿元、增长43.3%。2013年,全州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95亿元、增长9.3%,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贡献率8.4%,占GDP比重达1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37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州县属固定资产投资98.29亿元(含飞地经济投资额),同比增长35.1%。州县属投资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8.74亿元、增长30.9%,第二产业投资39.9亿元、增长41.1%,第三产业投资39.65亿元、增长31.4%。分城乡看: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26亿元,增长46.5%;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3亿元,增长0.4%。分投资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1.89亿元,增长21.3%;民间投资45.69亿元,增长54.7%;港澳台及外商投资0.71亿元,增长58.4%。
五、国内贸易
2013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从城乡市场看,乡村消费市场快速增长,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79亿元、同比增长1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1亿元、增长14%,乡村零售额增速高于城镇0.3个百分点。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州公路运输业完成客运量6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旅客周转量33408万人公里、增长14.6%,公路货运量713.2万吨、增长12.3%,货运周转量273743万吨公里、增长8.6%。
全年完成邮电业营业收入19894万元、增长18.5%。其中:邮政1156万元、增长10.8%;电讯(电信、移动、联通、铁通)18738万元、增长19%。
2013年,我州大力推进旅游景区建设,完善旅游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全方位宣传促销推介海北旅游资源,自驾车、旅行社散客和团队人数日益增加,全州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46.36万人次、增长33.2%,实现旅游总收入8.44亿元、增长65.5%。
七、金融和保险
2013年,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7.34亿元,比年初增加5.83亿元,同比增加5.54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单位存款58亿元、下降2.2%,个人存款36.38亿元、增长18.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3.63亿元,比年初增加8.15亿元,同比增加8.15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06亿元,增长34.8%;中长期贷款余额20.57亿元,增长36.3%。存贷比由上年同期3.6:1缩小到2.89:1。
全年保险企业完成保险保费收入[[3]]8388万元,比上年增长40.9%,保险赔款支出4411万元、增长105.4%。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州各级各类学校203所,其中:普通小学30所、普通中学10所、幼儿园15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厂矿中小学4所;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54091人,其中:小学生在校生25597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7655人(高中6219人、初中11436人),在园(班)幼儿8192人(其中小学附设学前班48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606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1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8.9%、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1.98%
全年组织落实11个科技项目,落实项目资助经费6153万元。组织各级各界科技和专业人员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大型科普宣传活动25次,受益群众8万人次,受益面达25%;全州共举办各级各类科技培训班68期,培训农牧民4000余人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艺馆1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物局1个,博物馆2个,文物管理所3个;电视台5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4380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4%;广播电视转播台(站)14座(含乡镇电视转播台9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71.5%。全年无线发射电视节目播出时间达6840小时,CMMB数字手机电视8640小时,安全正点播出率达100%。全年文化产业销售收入2474.86万元、增长72%。
年末全州各类卫生机构67个(州、县、乡三级),床位数1281张。其中: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3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5个,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站)6个,药品采购管理中心4个,中心血站1个,健康教育所1个。全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37人,其中:执业医师487人,执业助理医师110人,注册护士310人。
全州竞技体育捷报频传:在第12届全运会上,由我州培养、输送的海北籍运动员曹茉捷分别在女子10000米、5000米比赛上夺得1枚金牌、1枚银牌,成为我省参加全运会获得奖牌最多、成绩最好的又一名藏族体育新秀,为海北乃至全省争得了荣誉;在北京举办的第33届国际马拉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上,我州藉运动员杨常加获得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一名,达到“国内健将级运动员”称号;在2013年阳光体育全省少数民族中学生运动会上,我州代表队夺得6金、2银、1铜和7个单项名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实现了突破首届奖牌总数的目标;由我州业余体校培训的12名摔跤运动员,在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举行的青海省“体彩杯”摔跤锦标赛上,获得了1金,2银,1铜的好成绩,4名运动员取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在海西州举办的第五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州代表团夺得13金、10银、10铜,并以320分的总成绩获得团体第二名的历史好成绩;青海省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在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举行,我州36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篮球、射击、羽毛球、举重、乒乓球、田径等6个大项36个小项的比赛,取得了10金、8银、5铜的优异成绩,并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社会体育团体发展迅速:2013年,海晏县成立了“天行健”自行车协会;依托州业余体校成立了海北藏族自治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使我州体育社会体育团体由现有的摔跤协会、赛马协会、乒乓球协会、射箭俱乐部增加为6个,我州社会体育团体逐步得到发展壮大,为我州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化,优势体育项目的专业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品牌赛事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第十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北赛段的各项工作任务;由中国登山协会、青海省体育局和海北州人民政府主办,省登山管理中心、省体育局和门源县政府承办的2013青海岗什卡亚洲滑雪登山交流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由省体育局、海北州人民政府主办,省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州文体局承办的2013天上草原青海金银滩全国露营大会在海北州金银滩草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名户外露营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户外体验活动,为我州打造“高原体育户外休闲基地”营造了氛围,深受全国户外体育爱好者的好评。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资料:2013年,全州总户数93102户,人口292617人,其中:男性148344人,女性144273人,占比分别为50.7%和49.3%。分民族看:少数民族人口达194162人,占比达66.4%,其中:藏族人口72766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4.9%。全年出生人口4210人,全年死亡人口1378人,全年自然增加人口2832人。
全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799元,增加2130元,增长10.3%。受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农畜产品价格提高、劳务经济规模扩大及草原奖补、党政军企共建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全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达到8650元,增加1214元,增长16.3%。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和5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03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85人,“4050”人员及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1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2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32%。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7191人、净增84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参保23479人、净增21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5046人、净增2033人,失业保险参保12168人、净增160人,工伤保险参保16193人、净增1237人,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征缴率均达到100%;新型农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49%,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91%;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月足额发放,发放率达100%。
十一、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年全州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9.57公顷,重点建设项目用地170.26公顷,划定基本农田面积3.74万公顷,保护率达到77%。
全年全州林业重点工程造林0.83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沙棘基地建设0.572万亩,新育苗700亩,森林植被恢复异地造林739.5亩;完成428.67万亩天然林和483.04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任务,新建管护站4处,维修管护站8处,形成局、场、站、点和管护人员的“五级”管护体制。义务植树完成造林95万株,完成率100%,参加义务植树人数14.6万人;完成绿色通道建设3.2公里,完成新农村绿化18个,校园绿化栽植苗木33871株。在林地面积中森林面积902.3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林木绿化率达18.1%。
全年全州共发生伤亡事故12起,死亡11人,占全州事故死亡人数控制指标33人的33.3%。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0起,死亡9人,受伤7人;铁路路外事故1起,死亡1人,比去年事故起数减少1起,死亡人数减少1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率均减少50%;工矿商贸事故1起,死亡1人,比去年事故起数减少1起,死亡人数持平;火灾事故48 起,未造成人员伤亡;农机、建筑、旅游、水利、特种设备等领域未发生死亡、重伤事故。
注释: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3]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4]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指家庭成员得到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以及记账补贴后的收入。计算公式为: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
[5]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计算公式为: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在调查期内得到以现金形态表现的收入。
[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退休人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城镇非从业人员。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登记失业率、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物价、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公路客货运输量、周转量来自交通局;邮电营业收入来自邮政局、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各公司;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海北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各保险公司;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科技局;艺术表演团体、群艺馆、博物馆、文物管理所及体育数据来自文化体育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广播电视局和网络公司;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建设项目用地、划定基本农田面积数据来自国土资源局;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天然林保护面积、全民义务植树、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海北州统计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