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海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日期:2011-03-24 09:40:00
2010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着力推动“四个发展”,坚定信心,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全州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全年全州生产总值69.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7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0.86亿元,增长28.0%;第三产业增加值20.30亿元,增长12.4%。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6.3%、71.1%和22.6%,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1、12.6和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27:45:28转变为2010年的27:44:29。
财政:全年全州财政收入5.42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3亿元,增长24.5%。实现增值税0.28亿元,企业所得税0.13亿元,个人所得税0.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9%、152.7%和12.9%。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7.69亿元,增长62.1%。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73亿元,增长29.7%;教育支出7.20亿元,增长44.6%;医疗卫生支出3.37亿元,增长41.3%;环境保护支出2.31亿元,增长43.4%;农林水事物支出5.26亿元,增长58.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86亿元,增长1.7倍;科学技术支出0.09亿元,增长98.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05亿元,增长1.1倍;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93亿元,增长31.9%。
物价: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0%;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8%;居住类上涨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5.3%;衣着类价格上涨2.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9%。
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标名称 |
全州 |
涨幅比上年提高(+) 或下降(-)百分点 |
居民消费价格 |
4.3 |
3.1 |
食品 |
8.7 |
7.4 |
烟酒及用品 |
1.1 |
-0.6 |
衣着 |
2.3 |
0.7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2.3 |
-1.3 |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2.0 |
持平 |
交通和通信 |
-0.8 |
2.2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5.3 |
6.2 |
居住 |
2.1 |
-2.3 |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
5.6 |
8.8 |
商品零售价格 |
3.9 |
2.9 |
就业:年末全州城乡就业人员75424人,比上年末减少946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873人,减少13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二、农业和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0.81万亩,比上年增加4.79万亩,增长3.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4.72万亩,增长3.4%;油料播种面积55.44万亩,增长0.9%;药材播种面积0.18万亩,增长2.6倍;蔬菜种植面积2.31万亩,下降10.5%;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8.16万亩,增长19.3%。全年粮食产量11.30万吨,比上年下降4.2%;油料产量4.49万吨,比上年下降4.4%;蔬菜产量3.56万吨,比上年下降11.5%。
表2 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农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单位 |
全州 |
比上年增长(%) |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
万亩 |
130.81 |
3.8 |
#粮食 |
万亩 |
54.72 |
3.4 |
#小麦 |
万亩 |
20.67 |
6.1 |
青稞 |
万亩 |
28.89 |
4.0 |
马铃薯(折纯粮) |
万亩 |
2.29 |
4.6 |
油料 |
万亩 |
55.44 |
0.9 |
#油菜籽 |
万亩 |
54.68 |
0.7 |
药材 |
万亩 |
0.18 |
260.0 |
蔬菜 |
万亩 |
2.31 |
-10.5 |
其他 |
万亩 |
18.16 |
19.3 |
农产品产量 |
|
|
|
#粮食 |
万吨 |
11.30 |
-4.2 |
#小麦 |
万吨 |
5.35 |
-7.7 |
青稞 |
万吨 |
4.62 |
-1.4 |
马铃薯 |
万吨 |
0.76 |
11.0 |
油料 |
万吨 |
4.49 |
-4.4 |
#油菜籽 |
万吨 |
4.40 |
-4.2 |
药材 |
吨 |
211 |
-40.7 |
蔬菜 |
万吨 |
3.56 |
-11.5 |
全年全州育活仔畜200.03万头(只),比上年下降1.7%,仔畜成活率93.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成幼畜死亡 6.4万头(只),比上年下降2.1%,成幼畜死亡率1.37%,与上年持平;出栏215.43万头(只),比上年下降3.6%,出栏率46.1%,下降0.4个百分点;商品率39.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年末草食畜存栏461.09万头(只),比上年末下降1.3%。肉类总产量5.28万吨,比上年下降2.1%;毛产量0.46万吨,增长1.5%;奶产量4.3万吨,下降1.3%。
表3 2010年主要畜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 |
吨 |
52750 |
-2.1 |
#猪肉 |
吨 |
3525 |
19.0 |
牛肉 |
吨 |
19378 |
-9.1 |
羊肉 |
吨 |
29463 |
0.8 |
牛奶 |
吨 |
43030 |
-1.3 |
羊毛 |
吨 |
4871 |
1.5 |
羊绒 |
吨 |
283 |
0.5 |
禽蛋 |
吨 |
1.56 |
2.9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18.53亿元,比上年增长5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53.6%。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81%,非国有企业增长32.8%。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33.8%,重工业增长6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8%,提高2.3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表4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行 业 |
增加值 |
比上年增长(%) |
电力生产业 |
130486.9 |
81.5 |
医药制造业 |
616.9 |
9.9 |
纺织业 |
6920.9 |
23.9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591.5 |
91.8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23.9 |
30.0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4319.6 |
39.6 |
热力供应业 |
151.2 |
-6.7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12877.3 |
-1.1 |
电力供应业 |
4197.1 |
-0.2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29.8 |
-10.7 |
食品制造业 |
753.3 |
27.5 |
金属制品业 |
682.4 |
57.5 |
表5 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 品 名 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减(%)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175 |
67.3 |
长毛绒 |
万米 |
27 |
24.5 |
自来水 |
万吨 |
486 |
28.0 |
红 砖 |
万块 |
6672 |
17.4 |
羊毛被 |
万床 |
2 |
24.1 |
牛 奶 |
吨 |
3683 |
40.6 |
酪朊酸纳 |
吨 |
272 |
76.6 |
牛肉干 |
吨 |
313 |
22.2 |
牛肉派 |
吨 |
174 |
123.6 |
牛肉酱 |
吨 |
173 |
111.0 |
酸 奶 |
吨 |
782 |
104.2 |
棉 纱 |
吨 |
2693 |
46.6 |
饲 料 |
吨 |
5027 |
61.8 |
铜精矿含铜量 |
吨 |
5725 |
-20.0 |
铅精粉 |
吨 |
3341 |
98.0 |
锌精粉 |
吨 |
6918 |
32.6 |
水 泥 |
吨 |
40823 |
-6.7 |
硅 铁 |
吨 |
15709 |
116.2 |
铬 铁 |
吨 |
26444 |
28.5 |
硅 铬 |
吨 |
8572 |
41.7 |
鲜、冷藏肉 |
吨 |
993 |
313.8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1289 |
225倍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实现利润1.85亿元,增长166.4%。
表6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及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
全州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
18494.7 |
166.4 |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4404.8 |
66.1 |
股份制企业 |
5010.4 |
66.3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9655.0 |
67.7 |
#私营企业 |
3857.8 |
312.6 |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2.33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个,利润总额794万元,比上年增长1.5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1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城乡看:城镇投资52.82亿元,增长7.5%;农村投资16.35亿元,增长12.9%。从投资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4.84亿元,增长2.4%;民间投资14.23亿元,增长43.8%;港澳台及外商投资0.1亿元,下降38.7%。从产业看: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10.57亿元、24.98亿元和33.62亿元,分别增长34.5%、-23.8%和46.3%。
表7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分行业情况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
全州 |
比上年增减(%) |
(一)农、林、牧、渔业 |
100428 |
40.5 |
(二)采矿业 |
6717 |
15.9 |
(三)制造业 |
40444 |
82.6 |
(四)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01557 |
-31.6 |
(五)建筑业 |
981 |
-81.4 |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98503 |
50.1 |
(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5356 |
365.7 |
(八)批发和零售业 |
3695 |
-14.0 |
(九)住宿和餐饮业 |
11215 |
142.2 |
(十)金融业 |
67 |
-66.5 |
(十一)房地产业 |
51452 |
90.6 |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50 |
44.2 |
(十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0 |
-100 |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5564 |
81.6 |
(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400 |
700.0 |
(十六)教育 |
15320 |
-35.6 |
(十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6626 |
99.5 |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4981 |
124.7 |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8269 |
-37.5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施工房屋面积19.6万平方米,下降12.9%;竣工房屋面积4.1万平方米,下降45.0%。商品房销售面积5.4万平方米,下降55.6%;商品房销售额1.04亿元,下降50.7%。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05亿元,增长18.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32亿元,增长22.1%。按行业分:批发业消费品零售额1.74亿元,增长12.4%;零售业9.72亿元,增长18.6%;住宿和餐饮业2.91亿元,增长28.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8980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891公里。
年末全州机动车保有量25026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辆等),比上年末增长31.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8368辆,增长39.2%。
表8 2010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减(%) |
公路通车里程 |
公里 |
8980 |
26.7 |
公路货物运输量 |
万吨 |
750 |
10.0 |
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242048 |
24.5 |
公路旅客运输量 |
万人(次) |
902 |
20.9 |
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48467 |
23.7 |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邮政业务量0.11亿元,增长13.9%;电信业务量1.11亿元,增长10.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7.1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4.5%;固定电话用户3.8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5.1%。其中:农村固定电话用户1.59万户,下降5.4%。年末全州国定和移动电话总数达30.9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45万户,电话普及率68部/百人。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8%。旅游总收入0.93亿元,增长49.8%。
七、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0.6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9%,其中:企业存款4.78亿元,储蓄存款28.53亿元,分别增长23.6%和24.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6.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1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58亿元,分别增长31.7%和284.8%。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0.65亿元,比上年增长48.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0.27亿元,增长46.3%;财产险保费收入0.38亿元,增长50.8%。全年保险赔付额0.19亿元,比上年下降18.4%,其中,寿险赔付额0.03亿元,增长3.2%;财产险赔付额0.16元,下降20.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1所(寄宿制中小学65所,在校生57625人),在校学生89434人。其中:小学77所,在校生46949人;中学21所,在校生27369人;幼儿园149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1613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27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3476人。全州教职工总数为5466人,拥有专任教师4799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学龄儿童入学率99.5%,初中阶段净入学率达到83.5%。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8.7%。
表9 2010年各类教育招生、在校、毕业生人数
|
学校数(所) |
招生数(人) |
在校生(人) |
毕业生(人) |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
2 |
1595 |
3476 |
720 |
普通中学 |
21 |
9152 |
27369 |
6896 |
高中 |
|
2844 |
7510 |
1987 |
初中 |
|
6308 |
19859 |
4909 |
普通小学 |
77 |
6983 |
46949 |
7302 |
特殊教育学校 |
2 |
8 |
27 |
0 |
幼儿园 |
149 |
8503 |
11613 |
3548 |
全年开展科技培训6期,培训378人(次);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168期,培训12620人(次),培训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256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6次,宣传人数达15000多人(次),发放科普知识宣传手册788本、各类宣传资料35134份。“两百”工程选派科技特派员121名,分别联全州100个农牧科技示范村。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州共有艺术事业机构1个,图书馆事业机构6个,文物事业机构6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6个。开展各类文艺演出191场(次),观众12.5万人(次),周末广场文艺演出22场(次),观众3万人(次),文化三下乡活动达109场(次),观众12.1万人(次)。全州广播电视台(站)6座,电视、调频转播发射台和转播站321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89.9%和92.0%,分别提高0.36和0.96个百分点。
年末全州拥有乡级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63个。其中:综合医院5所,中藏医院5所,中心血站1所,卫生监督所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乡镇卫生院40所。牧场医院1所,村卫生室423个。共开设病床1438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3.2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6人。全年全州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 61.5/10万、12.9‰、15.1‰。
2010年组队参加了省运会九大项的比赛,有164名运动员参加了篮球、足球、射箭、摔跤、健美操、门球、太极拳、田径等项目的比赛,获得22枚金牌、8枚银牌、12枚铜牌,3个团体第一名、1个团体第二名、1个团体第三名和2个体育道德风尚奖。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54.52元,比上年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年总收入13459.87元,增长8.6%。其中:人均工薪收入9929.79元,增长6.9%;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1485.26元,增长14.4%;人均财产性收入165.14元,增长27.8%;人均转移性收入1879.68元,增长12.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659.57元,比上年增长12.7%,恩格尔系数为33%。
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90.36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691.52元,增长21.4%;人均家庭经营收入3178.50元,增长19.0%;人均转移性收入475.4元,增长8.5%;人均财产性收入144.94元,增长1.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94.94元,比上年增长22.4%,恩格尔系数为46%。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567人,比上年末增长6.3%,其中:实际缴费人数10450人;离退休人员2922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7708人,比上年末增长3.6%,其中:在岗职工20418人,离退休人员7290人,分别增长3.4%和4.1%;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800人,比上年末增长21.7%;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牧民300000人,比上年末增长0.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0.42亿元,累计受益180000人(次)。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030人,比上年末增长3%。参加城镇工伤保险人数11580人,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农民工948人,增长10%。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050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33000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州建设占用耕地53.35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2.96公顷。
全年水资源总量38.8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42%;人均水资源8600立方米,增长8.7%。历年平均降水量324.7毫米(1981年到2010年),当年降水量为328.8毫米,比历年平均高出4.1个毫米。全年总用水量3.27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6%。其中:生活用水增长0.7%,工业用水增长1.2%,农业用水下降9.5%。人均用水量724立方米,下降8.1%。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现已发现的矿种有45种矿藏,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铜、铅、锌、白钨、金、大理石等29种矿藏,尤其是铜储量相当可观,是全国四大后备铜矿之一,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47.6%。
全年全州林业共投入资金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完成当年造林面积6.28万亩,比上年下降27.7%。幼林抚育面积28.29万亩,下降28.9%。成林抚育面积6.87万亩,增长100%。零星植树155万株,下降12.1%。
全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9.7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9%。原煤消费量1.57万吨,下降25.9%;焦炭消费量3.86万吨,增长20.3%;电力消费量4.04亿千瓦时,增长20.2%。
全年平均气温为5.36℃,比上年年平均偏低0.44℃。
全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94.6%,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56人,比上年下降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人,下降20.6%。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最终核算以《海南统计年鉴—2010》刊发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水资源数据为2009年青海省水资源公报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