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快讯第2期:2022年全省经济作物整体发展向好
来源:农牧处 日期:2023-01-29 08:41:00
2022年上半年,全省降水充足,气候、土壤墒情适宜,农作物长势较好,部分地区出现的冰雹、霜冻等极端天气,因持续时间短、范围小,对农作物生长整体影响不大。下半年,干热少雨、旱涝交替等,对油菜籽产量有所影响。总体来看全省经济作物生产保持了较好态势。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产量下降。 在政策措施(青海省出台《关于提高油料生产和保障食用植物油供应安全的实施意见》)及旅游经济效益的双重推动下,全年油料种植面积达219.90万亩,同比增加4.65万亩,增长2.2%,产量30.89万吨,减少0.96万吨,下降3.0%。其中油菜籽218.41万亩,增加4.77万亩,增长2.2%,产量30.75万吨,减少0.95万吨,下降3.0%。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油菜籽收获时期,部分地区遭遇较大的冰雹、洪涝等极端天气,受灾面积增加。
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产量“双增长”。全年青海省蔬菜种植面积达65.05万亩,同比增加1.57万亩,增长2.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为151.81万吨,增加1.67万吨,增长1.1%。蔬菜面积增加的主要因素,一是随着蔬菜种植主产区老旧棚升级工作的逐步完成,主要种植地区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恢复;二是受疫情影响,外调蔬菜难度增大,市场对于本地蔬菜的需求明显增大;三是各地加大撂荒地及粮食秋收后蔬菜种植面积, 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第三季度部分设施中蔬菜不能及时采摘,部分地区推迟了复种时间,蔬菜复种面积在四季度增加较多。
青饲料及中药材呈现“一增一降”。全年青饲料种植面积77.76万亩,同比增加2.01万亩,增长2.6%。青饲料种植面积增加的原因,首先,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降低饲草购买及运输的成本,全省以牧业为主的地区加大拓荒力度种植青饲料;其次,受疫情影响,饲料价格涨幅较大,导致青饲料价格上涨,农民(养殖户)种植意向增加;再次,受气候及地理因素影响,部分脑山地区、牧区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收成低,改为种植生长期较短的青饲料。
药材种植面积48.58亩,同比减少5.37万亩,下降10.0%。药材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前几年在政策和价格因素的拉动下,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种植面积较大,农民增收的带动效应明显,随着中药材种植补贴政策的取消及中药材价格的下降,近年来农户种植意愿减弱;同时,各地加大“非粮化”工作落实,农户药材种植减少,改为种植粮食、油料等农作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