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快讯第32期:经济运行企稳回升 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来源:综合处 日期:2022-07-19 16:43:00
上半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强经济调度,抢抓时间窗口,全省经济从疫情严重冲击中筑底回升,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恢复发展好于预期,总体呈现出“生产持续稳定、需求持续恢复、动能持续转换、民生持续改善、效益持续提升”的运行特征。
一、生产持续稳定
农牧业生产总体稳定。预计粮食播种面积303.7千公顷,增长0.4%。蔬菜、瓜果生产平稳,上半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下降1.5%,瓜果类产量增长4.2%。生猪产能持续释放,出栏增长34.5%。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1.0%。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今年以来增速保持在1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有生产的35个行业中,四成行业增加值和超过五成的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平稳发展。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6%,增速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货运量同比增长20.6%,其中公路货运量增长25.3%。
二、需求持续恢复
投资增速由降转增。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1%,扭转了二季度受疫情冲击的回落态势。工业投资带动作用显著,同比增长36.3%,占全省投资的46.0%,拉动投资增长12.3个百分点。消费市场稳步恢复。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6%,降幅较1-5月收窄1.5个百分点。6月当月,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4.7%、7.1%,增速较5月当月提高26.8和54.3个百分点;住宿业、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下降46.3%、34%,降幅较5月当月分别收窄13.4和38.7个百分点。
三、动能持续转换
新兴动能加快发展。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和1.34倍,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为16.1%,占比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8和8.3个百分点。新材料、新产品产量增势良好,单晶硅、光纤产量分别增长10.5和1.5倍,太阳能电池增长26.3%。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加大。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倍,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达到71.6%,较上年同期提高22.6个百分点。新材料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倍,盐湖化工产业投资增长61.1%,新能源产业投资增长36.5%。互联网经济加快发展。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8%。1-5月,全省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8.3%,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27.2%,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增长17.9%,5G移动电话用户增长1.5倍。
四、效益持续提升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增长16.5%。企业利润快速增长。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倍,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3.9天,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费用分别降低4.4和2.7元。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1,较上年同期缩小0.04。
五、民生持续改善
就业总体稳定。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已完成年度目标的60.4%;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77.2万人(次),已完成年度目标的73.6%。消费价格(CPI)保持平稳。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比一季度扩大0.4个百分点,低于3%左右的控制目标。民生投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3%,增速较1-5月提高6.9个百分点。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等领域支出均保持较快增长。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经济经受住了多重因素的冲击考验,经济在困难中承压前行,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稳经济大盘摆在突出位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住三季度经济恢复关键期,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挖掘释放需求潜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巩固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