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快讯第31期:稳经济措施成效显现 服务业发展态势向好
来源:服务业处 日期:2022-07-19 16:42:00
今年二季度以来,面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省外省内疫情多发散发等不利局面,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出台《青海省进一步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冲击。6月份,助企纾困、稳经济大盘各项措施成效逐步显现,全省服务业主要指标呈现积极变化,发展态势逐步向好。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67.6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
货物运输增速提高,旅客运输有所回暖。货物运输企业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以货补客,上半年全省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20.6%和23.7%,增速比一季度分别提高0.6和7.3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分别增长6.2%和24.2%;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分别增长25.3%和22.6%。旅客运输6月份以来随着疫情形势的稳定和各项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措施的加快推进,居民出行有所增加,6月当月客运量比5月份增长2.3倍,铁路、公路、民航客运全面回暖。在快递业务量保持增长(增长3.3%)的带动下,1-5月全省邮政业务总量增长3.1%。上半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成为对第三产业贡献最为突出的行业。
部分高技术服务业投资逆势增长,信息服务业务量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0.8%,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投资及文化艺术业投资虽体量小但投资额同比均成倍增长。1-5月全省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27.2%、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增长17.9%,带动1-5月全省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8.3%,增速今年以来均保持在25%以上的较高水平。上半年,全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
批发零售业由降转增,网络零售额同比增加。6月当月,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8%,比5月份和4月份增速分别提高43.4和37.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和零售业零售额均实现正增长,分别增长4.7%和7.1%。网络零售额增速提高,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9.8%,比1-5月增速提高9.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17.4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呈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全省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3.8%,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27.7%。
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存贷款余额增速同比提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最大化降低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脱困,全省先后印发“金融助企纾困26条措施”和“金融支持稳大盘工作措施24条”等政策措施,调增本地再贷款、再贴现额度,金融机构“容缺”办理信贷业务,调降费率、延期还本付息,多措并举保障经济稳定运行。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9.2%和4.0%,分别高于上年同期增速2.2和4.2个百分点。全省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同比增长9.8%,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0%。上半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
健康领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健康消费意愿不断提升。1-5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卫生行业期末用工人数同比增长7.7%,营业收入增长24.1%。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消费意愿持续提升,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0.5%,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8.1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增长1.4倍。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省服务业货物运输、信息服务、零售、金融、健康等领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出行、旅游、餐饮、娱乐等聚集类、接触型服务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大,仍处于下降区间。下阶段,全省上下要紧紧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全省服务业加快恢复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