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关于印发《统计机构负责人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办法》的通知

发布机构:政策法规处发布日期:2018-02-15字号: 打印分享:

索  引 号 :116300000150003531/2025-00152发文字号 :青统字[2018]15号

发布机构 :政策法规处公文时效 :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 :2018-02-15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实施意见》,全面防范和严肃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健全落实统计机构领导责任制,保障统计数据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统计法律法规,参照《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机构负责人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规定(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统计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 

  第三条 健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健全统计管理体制,推动改革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强化统计普法宣传教育;严肃追究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人责任,努力形成不敢、不能、不想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工作氛围,为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提供扎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第四条 健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与统计业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建立上级统计机构履行领导、指导和督导责任,领导班子承担全面领导责任,主要负责人承担第一责任,班子成员承担主体责任,纪检监察工作负责人承担监督责任,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第五条 领导班子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依法统计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对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负全面领导责任。 

  (一)统筹谋划部署。认真落实上级统计机构关于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工作安排,制定统计法治建设工作规划、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明确班子成员及各职能部门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工作中的责任,始终把依法统计依法治统贯穿统计工作各个环节,始终把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作为政治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领导推动。把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列为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部署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工作,讨论确定统计法治建设的重大事项,督导检查本单位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的落实。确保本单位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确保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统计调查。 

  (三)严惩违法行为。严肃查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实行“零容忍”。健全统计违纪违法行为举报工作制度,完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查处机制,严格落实《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全面推动统计执法检查“双随机”制度,建立企业统计信用制度和统计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管理制度,认真查处统计违纪违法案件,严肃追究统计人员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党纪政纪责任,全面落实统计失信企业公示和联合惩戒制度。 

  (四)加强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抓好领导干部、统计人员、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的统计法治宣传教育,把统计法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相关主体班次教育培训内容。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增强领导干部统计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统计机构全员普法机制。 

  (五)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统计法治工作领导,配强统计执法人员,强化统计法治培训,保障统计执法经费和条件,增强统计机构依法查办统计弄虚作假案件的能力。 

  第六条 各级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对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工作的第一责任为: 

  (一)安排部署重要工作。主持制定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工作计划和措施,及时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传达学习上级关于统计法治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安排部署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年度工作和重点任务。 

  (二)组织健全工作机制。主持研究健全统计法治建设制度,推动建立责任体系,明确领导责任、具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形成从上到下、自始至终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机制。 

  (三)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定期听取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工作汇报,协调解决统计立法普法、执法监督和诚信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好对上级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保障重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四)领导督办重要案件。领导和支持统计执法机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查处重大统计违纪违法案件;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案件及时听取汇报、研究讨论、进行督办、做好协调。 

   (五)带头执行纪律法律。组织领导本单位、本系统统计机构及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计调查制度,依法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督促班子成员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下级统计机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教育监督管理。 

  第七条 班子成员中分管法治工作负责人的主体责任为: 

  (一)组织协调法治工作。根据法治建设工作总体部署,及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研究布置具体任务,定期向领导班子汇报法治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查处统计违纪违法案件情况。指导督促法治机构制定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工作具体措施,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二)组织拟定法治文件。组织起草统计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本单位印发的文件是否符合统计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体现在法规规章和有关文件中。 

  (三)组织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拟定统计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和方案,指导法治机构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确保统计人员了解熟悉统计法律法规规章,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学习统计法遵守统计法,推动对统计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的普法宣传。 

  (四)组织查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组织健全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和机制,推动执法机构依法开展执法检查,组织及时查处本地区、本系统统计违纪违法行为,组织及时提出对统计违纪违法行为责任人的处分处理建议,审核处分处理意见和执法文书。 

  (五)健全法治监督机制。带头遵守执行统计法律法规规章,推动统计执法队伍建设,监督统计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依法开展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推动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和问责制。 

  第八条 班子成员中分管专业负责人的主体责任为: 

  (一)落实专业分管责任。带头遵守执行统计法律法规规章,贯彻执行统计法治建设的各项部署,研究落实分管范围内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具体任务和措施,督促指导分管专业切实履行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分管专业认真学习、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规章,督促对统计调查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内容纳入专业培训内容。 

  (三)组织依法开展调查。组织分管专业机构、人员严格依照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统计调查制度开展统计调查,确保专业机构、人员守住统计法律法规的底线、红线。 

  (四)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健全分管专业数据质量控制制度,组织分管专业对数据质量进行核查,始终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贯穿与专业统计调查工作全过程。 

  (五)建立数据核查机制。组织分管专业及时将统计调查和质量核查中发现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线索移交法治机构,支持配合法治机构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和责任追究。 

  第九条 班子成员中分管纪检监察工作负责人的监督责任为: 

  (一)组织监督统计法执行情况。带头遵守执行统计法律法规规章,组织监督检查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落实情况。 

  (二)组织追究违纪违法责任。组织落实本系统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问责制。 

  (三)强化风险教育。组织指导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和廉政风险防范教育,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纳入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廉政建设工作内容,推动增强统计干部依法统计和廉政风险意识。 

   第十条 各级统计机构领导班子及其班子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实施意见》要求,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追究责任。 

  (一)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依法统计的各项部署和要求未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上级统计机构关于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工作安排未落实到位; 

  (二)未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纳入统计机构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责任范围,未建立本单位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和问责制,未建立定期听取、研究、部署统计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制度; 

  (三)未建立统计违纪违法行为举报工作制度,未形成查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的有效机制,未严格落实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制度,未建立执行统计执法检查“双随机”抽查制度和统计信用制度; 

  (四)对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发现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对统计数据造假行为查处不力,对责任人责任追究不到位; 

  (五)上级统计机构转交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未及时如实核查,交办案件未依纪依法进行处理,不支持配合上级统计机构直接查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不支持统计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依法查处统计违纪违法案件; 

  (六)本地区、本系统发生大面积或者连续发生统计数据造假,明知统计数据不实而不组织进行调查核实,未组织落实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制度; 

  (七)本地区、本系统统计数据严重失实,应当发现而未发现的; 

  (八)自行修改统计资料或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授意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人员在统计上弄虚作假; 

  (九)对依法履行职责的统计执法人员、纪检监察人员等打击报复; 

  (十)其他未能严格履行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的情形。 

   第十一条  办法由省统计局负责解释,自201822日起执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

相关图解

文字解读

相关报道